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44287
大小:113.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0-30
《[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纲要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内涵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概念2.了解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3.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二、学习建议认真学习语文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这对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概念有一定促进作用;注意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通过比较研究,树立科学的语文课程性质观。三、主要内容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概念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含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中,所使用的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式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人都有对课程的认识、理解与建构,由此导致人们在认识课程并对课程做出界定时,形
2、成了各种类型和各种取向的课程概念。二、语文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潜性课程并重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一、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一)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语文学科实用性的观点(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工具性”思想初步形成(三)20世纪50年代初: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四)60年代初: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五)1966—1976年:语文课程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六)1978后: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七)80年代中期以
3、来: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概括来说,就外部语言而言,主要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就内部语言而言,主要是思维的工具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实施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学生要多一点人文关怀1.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1.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美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2.关注人性美,培养健全人格。3.探索人生价值,唤醒生命意识。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问题与研讨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概念的认识语文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如何实施语文课程的人文
4、性如何在语文教学实施中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五、学习参考书目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2.张志公,《提倡两个“全面发展”——答〈语文学习〉记者》,《语文学习》1996年第2期3.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第二章、语文学科课程的目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程目标的概念,了解拟定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2.掌握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基本精神3.了解语文新程目标的三维度和五领域4.领会普通高中阶段语文必修和选修目标的基本要求二、学习建议结合本章的学习,研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
5、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三、主要内容第一节课程目标概述一、课程目标相关概念的辨析(一)从教育、课程和教学三个层面来分析目的与目标(二)课程目标概念的本质特点二、课程目标拟定的基本来源(一)学习者的需要(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三)学科的发展第二节语文课程总目标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分为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教育两个阶段,相应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两个。现阶段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实施。两个课程标准在制定本阶段的课程目标时都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两个部分内容,其中总目标表明的是学生在本阶段学习
6、结束后所应具备的语文素养的总体规格标准,而分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第三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简述(一)识字写字1.识写分开2.重视“主动”识字、“独立”识字3.体会汉字的审美价值4.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二)阅读1.阅读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2.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阅读教学过程和方法的目标4.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问题5.加强积累(三)写作写作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让学生敢写。所以低年级用“写话”来
7、淡化作文意识。在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中,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第一学段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课程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四学段分别作了这样的表述:“养成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