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37711
大小: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浅析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渊源、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浅析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渊源、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作者:刘元明杨甜
2、来源:胶州市慈善总会
3、浏览:1618次
4、更新:2007-12-10
5、字体:]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摘选自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内容提要
6、:慈善事业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经被界定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参与力量。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发展好我国的慈善事业的期待和需求。在此背景下,理清我国慈善事业从古到今的基本发展脉络,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好我国的现代慈善事业指名方向就显得十分重要。鉴古知今,展望未来,应有所的。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渊源、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作一番简要阐述。关键词:慈善事业发展渊源现状方向提到“慈善”,我们往往能联想到古今中外许多救穷扶弱的感人事迹,她或者源于宗教的使命,或者源于民间的义举,然而,无论她的表现形式如何
7、,她都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华民族的慈善思想和慈善行为与我们的历史一样悠久和长远,下文将从发展渊源、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梳理。一、发展渊源关于发展渊源,我们可以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一)思想渊源及现代慈善的有关名词解析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此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譬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和孟子也曾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
8、慈”是“爱”的意思,表示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吉祥,美好”的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这都是有文可查的:《管子.心术下》中所说的“----------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善气”引申为和善、亲善、友好;《国语·吴》中“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的“慈”即为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解释道:“慈,爱也”、“善,吉”。至于“慈”和“善”两个字作为一个词“慈善”使用,在我国
9、历史上大约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也就是说中国人讲“慈善”比国外要早了很多很多年。当“慈善”二字合用,则是“仁善”、“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意思。如《魏书.崔光传》中所讲“光宽和慈善,不杵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又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中说“徐继祖是个慈善的人,也是天性自然感动,心内倒可怜这婆婆。”再如清代昭桩《啸亭杂录.孝亲》中有记载:“(孝圣先皇后)天性慈善,屡劝上减刑罢兵,以免苍生屠戮,上无不顺从,以承欢爱。”作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这种慈善概念与我国传统的思想宝库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慈善概念是以儒家的仁爱、民本、大同、义利观思想,佛家的修善功德、因
10、缘业报、慈悲为怀观念和道家的乐生好善、乐以养人、周穷救急、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思想为基础的。此外还有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等等。以上是慈善思想的古代表现形态。慈善事业发展到了现代之后,慈善相关的一些名词被赋予了更多的更丰富的内涵。有近代人给慈善下了如此的定义: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是心动和行动的结合。对于什么是“慈善”,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崔乃夫有极为精辟的概括:什么叫“慈”呢?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讲的是纵向关系,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是“善”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为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什么是“慈善”呢?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
11、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崔乃夫会长以纵横两方面的关系,深刻地概括出了慈善事业的真谛及其全部活动。明白了什么是“慈善”之后,“慈善事业”又该当如何界定呢?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敦促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慈善家和慈善行为”为由提出了“三次分配”理论。他说:“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出于自觉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捐赠出去,是‘第三次分配’。由于第三次分配过程是人们自觉自愿的捐赠行为,因此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它所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