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23180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0
《古典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典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之道摘要:现代工业文明取得巨大进展,同时也带来严重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人的意义危机等。针对“现代病”,谋求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趋势,而中国先哲的“和谐”“中道”观、“绿色意识”、共济式人伦观,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某种启示。 关键词:和谐;中道;绿色意识;可持续发展 :F205 :A :16710169(2014)05000106[HK][CDF42] 一、“和谐”与“中道” 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大略经历了采集渔猎时代、农耕畜牧时代、工业
2、化时代三个阶段,当下正在向信息智能时代转化。前两个阶段,都走过了“创生—繁荣—衰败”的全过程,第三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极盛,其弊端在此先后愈益显现。这三个阶段文明盛极而衰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共通的一条原因便是,该生产方式已日益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又伴之以社会问题的积淀,人们只得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向新的文明形态过渡。 工业化时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严重性更成倍张大,而环境问题则日益全球化,现在任何国度、任何民族都无法躲避全球变暖、空气及水质污染的威胁。如果臭氧层继续变薄,大气空洞扩大,那么全人类便会普遍遭受紫外线
3、的杀伤性照射,任何人都难以逃遁。造成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症结,便在于文明发展的无节制性,也即中国先哲所指出的——“过犹不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降,人类的发展理论出现革命性转折——从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掠夺性开采以求得发展,转变为不仅谋求经济增长,而且注重环境、人口、文化的综合发展;不仅造福当代,而且惠及后代的长远发展,也即顾及到“世代间平等”问题。追求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协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世人的共识,但这种共识还有待从哲理层面加深,从实践层面落实。总之,“可持续发展”在知行两方
4、面都处于初始阶段,尚需要朝深度与广度进军。 就“知”的层面而言,先秦哲人的“和谐”观与“中道”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而深邃的哲理之源。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间的和谐关系,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和”是形成事物的法则。老子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 意谓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周太史史伯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 认为两种以上不同事物形成多样性统一的和谐关系,确实能产生出
5、新事物来,而相同事物加在一起并不能产生新事物。因而史伯反对“去和而取同”《国语·郑语》。[Zily:微软雅黑,Helvetica;font-size:16px;line-height:28px;"/>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 与“和谐”观念相联系的是不走极端的“中道”观念,认为“过”和“不及”两种偏颇皆不可取,提倡“中行”《论语·子路》、“执和”《论语·尧曰》。、“时中”《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将“中和”视作根本法则,遵循此法则,天地万物便获得秩序、顺序长育—— 中也者,天下
6、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17.论文 “和谐”观念与“中道”观念,是认定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乾·文言》。[Zily:微软雅黑,Helvetica;font-size:16px;line-height:28px;"/>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国语》有“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春秋时鲁宣公在泗水张X捕鱼,其臣里革把“罟”(渔X)割断,扔在水里,并对宣公说,春夏是鸟兽鱼孵卵怀孕之际,不应捕杀;是树木发芽生长之际,不宜砍伐。而动植
7、物得到繁衍,人类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国语·鲁语上》。]。 孟子在论证“仁政”、“王道”时,也有类似的“观物比德”之喻——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逸周书》记载着封山育林的思想: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逸周书·大聚解》。 荀子更从哲理高度论述尊重自然规律的必要性: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子·天论》。 认为人的功能是与天地配合,如果人放弃与天地配合的本分,却去与天地争职责,便是犯糊
8、涂了!《管子》也有类似见解,认为人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地不生财。”《管子·形势解》。[Zily:微软雅黑,Helvetica;font-size:16px;line-height:28px;"/> 二、“绿色意识”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