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609128
大小:51.5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30
《通胀治理及货币宪法提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胀治理及货币宪法提出摘要:金融危机伴随着严重通货膨胀,并造成人民财富流失。通胀背后存在深层次的制度性缺陷,即货币发行权的不受制约。金银本位的废止,浮动汇率制的出现,使货币权力最终摆脱了外在规则的约束。面对通胀,为使人民的财产权得到宪法性保障,即便恢复金本位存在困难,制定严格的货币宪法规则,对货币发行权加以规制仍然是必要的。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宪法;通货膨胀分类号:D91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3—0042—04最近一次,也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导致了金融
2、体系的崩坏和波及全球的恶性通胀。已经高度国际化的中国社会亦不能幸免,对于多数社会个体来说,感受最深刻也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持续的高通货膨胀。至于造成通胀的原因,归根结底还在于货币发行权的不受制约。金银本位的废止,浮动汇率制的存在,使货币权力最终摆脱了外在的纪律约束,通胀也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并侵蚀着民主社会的合法性基础。很显然,通胀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体的涉及货币发行的制度问题,是一个宪法问题,通胀的最终解决也必然要落脚于一部规范的货币宪法。通胀治理及货币宪法提出摘要:金融危机伴随着
3、严重通货膨胀,并造成人民财富流失。通胀背后存在深层次的制度性缺陷,即货币发行权的不受制约。金银本位的废止,浮动汇率制的出现,使货币权力最终摆脱了外在规则的约束。面对通胀,为使人民的财产权得到宪法性保障,即便恢复金本位存在困难,制定严格的货币宪法规则,对货币发行权加以规制仍然是必要的。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宪法;通货膨胀分类号:D91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3—0042—04最近一次,也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坏和波及全球的恶性通胀。已经高度国
4、际化的中国社会亦不能幸免,对于多数社会个体来说,感受最深刻也最直接的恐怕就是持续的高通货膨胀。至于造成通胀的原因,归根结底还在于货币发行权的不受制约。金银本位的废止,浮动汇率制的存在,使货币权力最终摆脱了外在的纪律约束,通胀也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并侵蚀着民主社会的合法性基础。很显然,通胀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全体的涉及货币发行的制度问题,是一个宪法问题,通胀的最终解决也必然要落脚于一部规范的货币宪法。一、中国式通胀的现实考察自近代以来,特别是1914年以来,世界历史上曾发生数次令人心
5、惊胆寒的通货膨胀,这其中包括1920—1923年问德国的火山式通胀,1992—1994年间塞尔维亚的月通胀率高迗309,000,000%的骇人通胀,最严重的一次则是1945—1946年间发生于匈牙利的月通胀率高迗12,950,000,000,000%的通胀,其物价每15小时就会增加一倍。而在1947—1949年间,发生于中国的高达4208.73%的通胀,同样是通胀史上著名的案例。历次恶性通胀的后果,使人民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而幕后的推手无疑是货币发行机构无节制的货币发行。当然,这几次严
6、重的通货膨胀是较为少见的特例,而更多的通胀并不具有如此大的破坏性,但却隔三差五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并侵害到人民的宪法财产权。通胀也不仅仅存在于近现代社会,在传统社会中亦多次发生。不过在金属货币自由流通时期,符号货币的发行并非毫无节制,而是受到了金本位的外在约束,所以,通胀总有其限度。然而进入20世纪,随着金本位制的废止,纸币发行便再不受任何制约。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尤其到了2007年,中国遭遇到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面对危机,为刺激经济,中央政府于2⑻9年前后推出一系列的
7、积极财政政策,由此带来货币喷发,导致物价持续上涨。据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2011年下半年,CPI同比上涨指数基本维持在4%〜5%之间,2012年1月份则维持了2011年下半年的水平。持续的通胀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几年来,决策者多次强调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物价,这也反过来说明通胀的严重性。至于造成这次通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大量举债、过度开支,以及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这些共同因素外,还有一些原因来自于中国独
8、特的国情,并导致中国独特的通胀类型__发展型通胀。所谓发展型通胀,乃是由于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政府决策基本上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取向的,投资则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另外,中国有着特殊的官员考核机制,在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增长一直是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因此,一些地方官员为获取升迁机会,便不遗余力制造经济数据,结果是地方大举借债,不断扩张投资。投资扩张的结果必然是:(1)原材料短缺,原料价格上涨;(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