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69229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激励导航,科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激励导航,科学评价正确、科学、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是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何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关系到教师素质发展的决定因素;如何对学生施行全面的评价,这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更新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所在的学校多年紧密结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师工作进行了赏识化目标评价的研究,对学生发展进行全面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作为当中的参与者、实施者、研究者,深受启发,深有感触。下面我就赏识化评价教师
2、和“三育”并举全面评价学生两方面谈谈我的体会:(一)、赏识化评价教师 激励导航,科学评价正确、科学、全面评价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是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何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关系到教师素质发展的决定因素;如何对学生施行全面的评价,这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更新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程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所在的学校多年紧密结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师工作进行了赏识化目标评价的研究,对学生发展进行全面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作为
3、当中的参与者、实施者、研究者,深受启发,深有感触。下面我就赏识化评价教师和“三育”并举全面评价学生两方面谈谈我的体会:(一)、赏识化评价教师1、研究目的:以目标激励为出发点,我们设想探索出一套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且操作性强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并尝试通过此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农村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正因为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赏识化评价教师,真正让每位教师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更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我深有体会,正是在这种赏识化评价下,我品尝到了在竞争中合作、以合作中竞赛的乐趣,觉得自己的工作挺有价值、挺有意义、挺有成就
4、感。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被人认可、被人肯定呢?2、理论依据:(1)政策法规依据,主要有《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他们对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任职资格等方面都作出具体规定。(2)江总书记对教师提出:各级各类教师要“思想过硬、政治坚定、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育、勤于育人。”(3)新课程改革要求改革教育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和教材观。北师大出版的《走进新课程》指出“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
5、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正因为有这些强而有力的理论依据,我们研究更具方向性,更加理直气壮、名正言顺。3、评价原则:(1)全面性原则: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广泛地、充分地、全面地占有评价信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准确全面评价。(2)综合性原则: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平时及进收集能够反映教师教育工作过程和结果的资料。(3)科学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讲究科学,做到准确性与可操作性、规范性与科学性相结合。(4)激励性原则:指导性与激励性相结合,把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形成人人争先,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4、评价内容与方法:所谓
6、赏识,就是欣赏、认同。赏识化目标评价对教师的成果加以欣赏认同,使教师得到满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校的管理。我校开展的教师工作赏识化目标评价研究原则上以激励为手段,增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且全部采用加分方法,从教师政治业务素养、自身参赛等十二项进行评价,每大项无基准分,终评分不封顶,作为教师每期目标奖金发放、年度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具体内容有:(1)政治业务素养:作好指定书目及与自身教育教学相关的学习笔记,每完成一万字加1分;制作课件加1分,每完成一篇“每周一得”(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体会)按一、二、三类分别加分(每周一评);期内取得学历、计算机、普通话、
7、英语等级证书分别加1分。这些奖分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们学习的紧迫感与主动性,形成了深厚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和展示了老师的才能。这些年的锻炼,促使我养成了勤动笔的良好习惯,政治业务素养不断提升。这点是奎文急需的,因为有了这种学习氛围,老师素养提高了,工作热情带动了,没有什么事办不好的。(2)自身参赛: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按镇、县、市、省、国分别加2、5、7、9分;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减半记分,合著作品平均分摊,同一内容按最高级别记分。(3)教师考勤:全期出满勤,加3分。(4)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