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失踪敲响警钟

存款失踪敲响警钟

ID:22561884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存款失踪敲响警钟_第1页
存款失踪敲响警钟_第2页
存款失踪敲响警钟_第3页
存款失踪敲响警钟_第4页
存款失踪敲响警钟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款失踪敲响警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存款失踪敲响警钟刘英团截至2014年末,中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16万亿元。但是,被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银行存款却在没有短信提醒、没有告知的情况下“不翼而飞”了,多则上亿元、几十亿元,少则几千万、上百万元。有报道称,杭州庆春某支行100多名储户超过亿元存款“失踪”。同是在杭州,42位银行储户的数百万元存款仅剩少许甚至被清零,总计9505万元存款不知所踪。上市公司酒鬼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东风汽车等知名企业的存款也出现过“异常”。其中,仅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10日,泸州老窖在长沙迎新某支行、河南南阳中州某支行等处的5亿元存款不知去向。类似的存款“失踪”

2、案件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发生。日前某银行北海分行某部门总经理苏瑜卷款30亿元潜逃的舆情已被证实是真实的,不管苏瑜是否是离职的“前员工”,也不管“前员工”苏喻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并已被立案,储户存款均已“不翼而飞”。“离职人员”或“临时工”不是银行推卸责任的挡箭牌。首先,银行工作人员与银行签署的合同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工作合同,其在银行工作期间的所作所为无不是代表所在的银行。事实上,储户之所以上当受骗,储户太信任银行是原因之一。“内鬼”以银行内部办公地点或窗口存储点为依托,储户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在一个有着视频监控、保安巡逻的银行营业点,储户存款一而再、再

3、而三地“失踪”,银行不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其实,即便是“前员工”或“临时工”的所作所为,也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如果“前员工”或“临时工”没有银行的光环,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会与银行的“前员工”、“临时工”有资金来往?即便是员工利用职权或职务犯罪,银行难道对这种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无所察觉吗?这是监管失责,还是监管部门及银行相关负责人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呢?“内鬼”作案,必然要“作假”,庞大资金在银行流进流出,银行能不知道?所以,储户存款失踪“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以杭州某城市商业银行42位储户95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为例,“经调查,这就是犯罪团伙和银行内部

4、人员勾结,打着高利息旗号骗取存款。”西湖警方相关负责人说,银行内部人员被买通后,储户在柜台存钱时,资金被存入后立即被转到其他账户上。“内鬼”利用银行工作的身份和在柜台办理业务“双重信用”骗取储户信任,并过手数额巨大的资金,这表明银行的约束机制及风控体系有待完善。其次,储户难抵“贴息存款”的诱惑。在这一系列案件中,储户存款“失踪”大多是“贴息存款”惹的祸。尽管贴息存款是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安全性也存在一定问题。但这是银行业“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利率的市场化,不少储户热衷于“货比三家”后进行选择性存款。一些不法分子正是以高息为诱饵,利用公众对银行的信任,使这种金融

5、犯罪越来越多发。其实,“贴息存款”之所以呈“星火燎原之势”,都是利益“惹的祸”。比如,在企业急需贷款盘活经营的需求下,银行为了应对“准备金率”的刚性限制,业务员为了完成存贷款业务指标,资金掮客为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储户为了额外创收,就形成了银行、资金掮客、存款人、企业等四位一体的利益链。在这个链条中,如果经济形势良好,则四方都是赢家。银行赚到贷款利息,扩大了市场份额;资金掮客赚到介绍费;储户除了银行的正常利息外,还能获得一笔额外的所谓贴息;企业获得了贷款,且利率至少比民间借贷低得多。但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乐观了,生产企业经营困难,政府“托市”也难挽房地产的颓势

6、,矛盾从量变积累到了质变,相关案件便喷薄而出。第三,存款“失踪”都是被骗的。银行素有“三铁”之称,铁账、铁款、铁算盘,在各行各业中享有盛誉。确切地说,储户的存款不是“失踪”,也不是“被盗”,而是不知不觉中“被骗”了。一如著名财经评论员高新利所言,“在案件告破之前,有人描述成‘失踪’、‘丢失’,好像很神秘的样子。其实诈骗存款的案件早已有之,既不新鲜,也不稀罕。”当然,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银行系统出现了漏洞或错误,而是人为策划的诈骗,其中不少案件都有银行“内鬼”里应外合。有些高息存款其实就是非法集资,即柜员违规将储户存款直接转账给缺钱的企业,从中赚取“中介费”。

7、比如杭州42位储户被骗案中,银行网点负责人祝某就是导致42名储户存款失踪的“内鬼”。案发前,祝某先是协助不法分子冒用银行名义,并负责伪造盖有银行公章的保证书,当储户来到指定窗口存款时,祝某再趁储户不备,打开转账界面要求多次输入密码,将存款转入其同伙账户分赃。此外,根据《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规定,银行销售人员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不得套用“本金”“利息”“存入”等概念。但是,保险或理财销售人员却屡屡和银行柜台人员串通销售产品以分享提成,这也是存款“失踪”的原因之一。保证储户存款安全,不仅是银行的合同责任,也是银行的法定责任。法

8、律规定,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擅自提高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