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

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

ID:22545648

大小:59.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_第1页
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_第2页
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_第3页
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_第4页
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何成刚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摘要:《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是何成刚根据他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一本书。本书从民国学校历史课程的演变、历史教科书的变革历程、历史教学方法的演变、学校历史学业的测验、以及学校历史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五个方面的研究都比较中肯,优秀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对于今天的历史教育史的研究以及语文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简介;研究成果及意义;对历史教育史研究的启示;研究不足中图分类号:H319.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48-001一、作者简介何成刚,陕西

2、咸阳人,1996年到2006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教育部主持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科技部中小学科学探究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验研究项目,参加或主持教育部初中、高中新课程历史远程研修指导工作,是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现在任职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从事基础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研究。二、本书内容简介何成刚的《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开篇有其论文指导老师朱汉国为本书写的序以及作者自己写的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述评、研究思路几

3、个部分。内容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民国学校历史课程的演变,第一节清末学校历史课程的嬗变,第二节民国初年的历史课程,第三节新学制时期的学校历史课程,第四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历史课程,有中小学历史课程嬗变分析及嬗变动因分析、从典型案例看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第二章民国历史教科书的变革历程。第一节民国历史教科书的变革,第二节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的个案分析,包括将民国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和清末历史教科书中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第三节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问题分析及国人的反思。第三章民国学校历史教学方法的演变。第一节民国历史教学方法的演变,介绍了从传统历史讲解诵读

4、法、民初赫尔巴特教学方法与中小学历史教学及其在历史教学方法实践中的嬗变,中小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成熟与多样化、局部革新与实际现状。第二节西方教育学说与历史教学改革实验,包括道尔顿制与历史教学实验、设计教学法与历史教学实验。第四章民国学校学生历史学业测验。第一节民国小学历史标准化测验,包括理念的演变、“选择题”与“论述题”的不相容,历史标准化测验在小学的实施。第二节中学的测验,第三节进步性:“知识”、“思想”考查并重,知识能力考查背后社会价值观的渗透。第五章民国学校历史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第一节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节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发展的生态

5、学分析,第三节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发展中的启示。最后是参考文献与后记。三、研究成果及意义该书出版后,在我国历史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开设的历史教育史专业,明确指定学生必读本书。其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历史分期的科学,框架、脉络清晰第一章讲述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的演变,作者将时间段分为清末、民国初年(1912__1922)、“新学制”时期(192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_1949),符合中学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且清晰地勾画出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研究内容的完整性本书的研究内容涵盖课程、教科

6、书、教学方法、课后测验,比较完整的研究了教育活动中的相关环节,系统而且全面。他的论文指导老师朱汉国在本书的序中评价到:“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论述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问题最为系统的一部论著。该论著突出的学术贡献,不仅在于清晰地勾画了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发展过程,而且还以专题的形式探讨了教科书与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与历史教育、学业测验与历史教育等问题,较为客观地总结了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对现今学校历史教育的启不。第三,对历史教育史研究的启示历史教育史严格来讲属于史学范畴,但史学界对该学科的研究比较少。一般说来,任何一门学科建设是否成

7、熟,有三条标准来衡量:“第一,逐步形成了属于自身的特有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第二,为社会提供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第三,对本学科的历史发展有较为全面的开拓,并能从历史的观照中洞察本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刘正伟、顾黄初《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对话》)。一直以来,历史教育史的研究比较零散,没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因为它不仅涉及史学范畴,还要求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如果只从一方面着手,脱离了“史”或者脱离了“教育”,都是有失偏颇的。而且这些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借阅比较麻烦,民国时期大量的教育期刊资料的不足等原因导致此项工作做起来麻烦,棘

8、手,所以历史教育史的现状就是没有一个学科体系框架、成果欠缺,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教学方法变革、学生历史测验等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