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45238
大小:67.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关注主体构建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注主体构建有效教学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引导学生体验知识联系以及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善于实施激励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关键词数学问题;情景创设;知识联系;激励评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进行同课异构,虽然教材是一样的,学生也一样,但由于教师的不同,设计的教学流程就不一样,故教学效果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结果。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意识地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
2、学习氛围,搭建一个学生表现的舞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宄热情对学生而言,问题是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有了问题,他们才会产生一种需要,一种渴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感兴趣的情景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成效。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我就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悱
3、”“愤”的求知状态,产生强烈求知欲,实现知识再创造。师: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该怎么分?每人分几块?生:每人分一样多,各分2块师: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又该怎么分?每人分几块?生:平均分,每人分1块师:如果是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呢?生:每人半块师:这半块月饼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呢?(学生尝试)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表7K的?生:2/1、1/2师:你愿意告诉大家这些表示什么意思吗?生:这是二分之一,表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它的每一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每份都相等的。师:
4、真棒!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用1/2来表示。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生:分数师:(课件演示一块蛋糕从中间切开)这块蛋糕又是怎么分的?生:平均分师: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2),你还能在这块蛋糕中找到另一个的1/2吗?生:能!(请上台指出)师: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图形(课前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折出它的1/2,并涂上颜色,然后与同桌交流。教师的提问,基于生活情境,由分月饼切入,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这些都没
5、有困难,但是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就形成了认知冲突,学生原有知识当中没有现成答案可循,有了困难,学生就会勤于动脑思考,勇于接受认识的挑战,通过探索、讨论、交流,建立新的认识结构、体验知识联系,促进自主探索数学知识间总是相互联系的,前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从而形成知识间的环环相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寻找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做出假设或预测,同时在教师的
6、指导下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引导学生回忆: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②能不能也利用这个思路来研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问题呢?(能)③想想看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什么平面图形来求它的面积?(思考、想象后会猜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④利用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尺子等)动手操作。⑤为什么要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操作、思考获得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从中发现这两个面积
7、计算公式的相互联系,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实施激励评价,突出学生主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或者思路模糊时,教师可以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理清思路,集中精力,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教学《掷一掷》中“组成和是8的组数有哪几组?”时,我是这样进行评价的:师:组成和是8的组数有几组?每一组的骰子A和骰子B又分别是几和几呢?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生:5和3、2和6、4和4、3和5、6和2师:这些组合是对的,只是有点乱,很容易造成遗漏或重复,而有序的思考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老师是这
8、样想的:把骰子A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当骰子A是2的时候,骰子B是6,骰子A是3的时候,你能也按老师这样有顺序地说给同骰子B是5,•…学听吗?数的组合是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我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又在评价中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知道数学该怎么学。四、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应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