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41915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关于“文学终结论”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文学终结论”的探讨:希利斯米勒针对当下文学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普遍审美和文学内部的特性发展,提出了“文学终结论”。米勒的“终结论”并不是宣布文学的末日,而是对文学生存危机的警醒,也是对文学永恒的救赎和反思。 关键词:希利斯·米勒; 文学终结论; 文学的永恒 本世纪初,国际文艺理论学会主席、美国解构主义学者希利斯·米勒,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中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在中国文坛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对于文学是不是真的行将末日,百家争鸣。而究竟米勒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值得探究。 一、“终结论”的溯源 1980年,法国学者德里达发表了《明信片》一文,以“明信片”为
2、导引,惊呼着文学时代的不复存在。新时期时代的公开性和开放性,飞速发展的新媒体的统治力量直接导致了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和情书的终结。[1]随后,米勒延续并立定了这样的观点,通过一系列由理论到数据的展示,揭示了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做出“文学就要终结了,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的结论。米勒的“文学终结论”是在经济、科技、X络全球化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后提出的。而早在黑格尔时期,对文学危机的认识就已有萌芽。黑格尔在《美学》第八章中提到: “我们诚然可以希望艺术还将会蒸蒸日上,并使自身完善起来,但是艺术形式已不再是精神的更高需要。”[2]在肯定艺术并没有因为宗教的扬弃而真正消失的同
3、时,黑格尔也表达了“艺术精神形式阶段消亡”,艺术遭遇危机的蕴意。席勒在《美学书简》中对人类历史行程的划分,借第二个阶段“审美阶段”暗示文学艺术这些“审美的精神形式”会从辉煌的表现进入“道德阶段”里的审美终结。而科林伍德则在《艺术原理》中,说明了这是在古希腊时期就已有预兆的现象。可见在米勒之前,就早有哲学家在一定的社会思考下,意识到了文学正逐渐被瓦解。 二、文学危机的根源 米勒论点的提出,其大的时代背景便是是急速变化的、强大的、物质的全球化新时期,这也是文学危机的外在因素之一。米勒在其晚年的著作《文学死了吗?》一书中,这样说道,“经济政治技术全球化的力量,正多方削弱着民族国家的彼此分
4、离,内部统一和完整。…意识到内部的分化,这正在结束文学研究按民族文学来进行制度的做法。…白朗修等甚至令人信服地指出,在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之后,旧有的文学已经不可能存在了。”米勒认为,全球化导致了民族独立国家自治权力的衰落或减弱。民族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蕴味的民族特征。而全球化的急速发展,带来了全球在文化、语言、审美习惯和爱好上的相融性。 随着经济、技术、媒介的迅速发展,逐渐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信息时代,是一个思想被语言异化,理性消解,文化商品化的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詹姆逊在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时指出,在后现代社会中,主体、自我、理性产业已丧失了其中心地位,已经零散化为一些空
5、洞的符号。对于后现代时期文学意义的消解,实际上可以从本雅明早期的“对是文化生产者的论断和诗人在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中的地位的论述”中得到启迪。他在一系列著作中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对文化市场的掠夺。人们情感追求的表述——文学,也逐渐被商品化。在商品社会条件下,语言能力、想象力萎缩,艺术成为一种交易而非达成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目的。文学艺术的创和欣赏者都被作为市场要素纳入预设的商业轨道,变成生产者与消费者。[3]文学在商品社会条件下成为复制者,在人类精神的夜半作为“拾垃圾者”,以及在语言游戏中的“之死”,还有大众时代的平庸写作,与沦为语言狂欢和文化市场的同谋等等,这些都是后现代语境下对传统形象的新
6、命名。 全球化带来的迅速上升的物欲追求淹没了理性和挖掘真心的感性世界,文学所建构的精神家园慢慢地枯竭。尤其是现代先进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学甚至文化的特属地位逐渐消解,其特有的感知功能、教育作用,也逐渐被其他形式的媒介所取代。“……每一作品都与X上无数其他形象并置——这些都改变了文学……操作电脑与手拿着书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是迥异的身体活动。”文学死亡似乎首先是一场技术事件,从“文化化的转向”走向了“图像化的转向”。文学功能的让位,逐渐压缩着文学发展的空间,似乎再走:希利斯米勒针对当下文学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普遍审美和文学内部的特性发展,提出了“文学终结论”。米勒的“终结论”并不是宣布文
7、学的末日,而是对文学生存危机的警醒,也是对文学永恒的救赎和反思。 关键词:希利斯·米勒; 文学终结论; 文学的永恒 本世纪初,国际文艺理论学会主席、美国解构主义学者希利斯·米勒,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一文中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在中国文坛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对于文学是不是真的行将末日,百家争鸣。而究竟米勒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值得探究。 一、“终结论”的溯源 1980年,法国学者德里达发表了《明信片》一文,以“明信片”为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