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

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

ID:22537098

大小:64.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_第1页
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_第2页
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_第3页
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_第4页
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高职高专“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新模式摘要:新时期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能知识,更要提升软文化实力。大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社会、在于人民对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可程度。技能培养是主线,道德水平提升是内涵,法律氛围熏陶靠环境。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幼专的特色实际,探索出提升德、才、法协同培养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关键词: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协同培养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21-01一、幼儿教师培养现状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

2、学校(以下简称四川幼专)是一所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幼儿教师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及幼儿家长普遍存在对幼儿教师的技能素质高度认可,但缺乏成熟的法治思维及创新能力。新时期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技能知识,更要提升软文化实力。大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合格的高等人才,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关键在于社会、在于人民对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可程度。无论是用工单位还是幼儿家长,普遍己经提高了对幼儿教师的期望。目前社会对于幼儿教师的总体评价还是停留在能够看好孩子、幼儿教师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较弱等,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认可

3、程度不高。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反过来对于幼儿教师来讲也无形之中会挫伤职业认同感,在职业过程中较容易形成职业倦怠感,从而对幼儿教师成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己成为摆在幼儿教师培养的首要问题。二、“立德树人”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立德树人意蕴双重,既有立学生之德促其成长之意,又有立教师之德促其育人之蕴。立德树人导向鲜明,“立德”是前提、基础,“树人”是目标、方向。“立德”为“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欲“立德”,先立“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筑牢德性修养,方能夯实职业根基,彰显世范效应,保障育人效果。[1]作为未来对幼儿教师的道

4、德要求,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中国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目标越来越清晰。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是在新时期下对幼儿教师道德培养的一个新目标。特别是针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及综合素质欠缺等新问题提出了清晰的解

5、决目标。2013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坚持立德树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文,文章中深刻指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因此,树立高度的道德感和激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儿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影响学前三年的教育质量,更是会影

6、响孩子的一生。只有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学前教育变化的新形势,才能更好的服务学前教育事业。三、“法治意识”基本内涵、意义以及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具体要求法治意识是法制素养的基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方向选择,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党和国家一直把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高校法制教育非常重视。回顾中国普法教育的过程,新中国法治建设在建国初期并不完善

7、,法治建设及普法过程崎岖坎坷。直到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为核心”,才真正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来实施。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中再次强调了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大潮的兴起,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