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2557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肝纤维化(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去除病因(如各种抗病毒治疗)及保肝抗炎等对症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中药,两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后6个月随访。结果比较治疗前的基线和治疗结束时与停药后6个月的相关指标,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治疗组如影像学和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等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次要指标如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恢复,其他指标(临床表现、肝功能及病毒学等)两组比较差
2、异无显著性(均0.05)。结论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关键词】中药;肝纤维化;治疗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同的、动态的病理学过程(包括基质成分的合成、沉积、降解,涉及相互作用的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激活),是临床常见的存在于肝脏疾病任何阶段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亦是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然规律和共同通路。目前西药中除抗病毒治疗有间接的抗纤维化作用外(部分乙肝患者病毒始终都很低,但仍然发展为肝硬化),其他所有的药物对抗肝纤维化作用有限。中医药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其能有效地阻止或延缓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甚或有逆转肝
3、硬化疗效。本科自2006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患者33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慢性肝纤维化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诊断均符合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而委员会通过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所定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候者。治疗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病程1~17年,平均9年。对照组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0~72岁,平均46岁;病程1~21年,平均11年。两组在性别、年
4、龄、病程等方面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针对不同的病因,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等相关指南和标准,采取具体的用药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给予抗炎护肝、抗病毒及对症治疗。1.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药用水蛭10g,上甲、下甲各20g,郁金20g,柴胡10g,赤芍50g,白芍20g,当归20g,川芎20g,白苍术各15g,枳壳实各10g,茯苓20g,土元20g,大黄10g,茵陈30g,甘草10g,丹参30g,大枣10g为基础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5、况随症加减,如胁肋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莪术等活血通络止痛;如脘腹胀满者,加砂仁、莱菔子、厚朴、沉香等消食导滞除胀满;如湿热重者重用茵陈、大黄并加栀子、虎杖、车前草等清热利湿退黄;煎服方法:每日1剂,用本院中药煎药机统一煎煮,每剂煎药液600ml,煎后分装300ml,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6个月。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宜清淡而富有营养饮食;劳逸结合;生活工作有规律;勿情志刺激;勿过劳[3]。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重点观察指标如影像学中的B超检查肝脏、门静脉、脾脏及脾静脉的大小及血清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
6、明质酸(HA)、四型胶原[IV-C、PIIIP型前胶原(PCIII)]为主要观察指标。次要指标如临床症状包括纳差、腹胀、乏力、上腹不适或肝区疼痛等;治疗前的基线检查与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α=0.05。2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等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2)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7、P0.05)。见表1。(4)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超肝脏实质,门静脉及脾脏和脾静脉的大小等有显著改善(P0.05)。见表2。(5)两组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表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肝功能变化情况表2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检查肝脾指标变化情况比较3讨论随着对各种慢性肝病病因的有效治疗和控制,肝硬化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或/和部分抗病毒失败的患者,最终仍有部分发展为肝硬化。这就提示我们,要想降低肝硬化的发病率,减少终末期肝病的发生,必须有效的控制存在于任何慢性肝病各个阶段、并且可以逆转的肝纤维化问题。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就
8、是摆在我们肝病界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必修必研的课题。西医药学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的很多很深,但理想的方法或药物不多。近年来中医药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的很多,亦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令人鼓舞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