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ID:22504457

大小:59.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_第1页
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_第2页
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_第3页
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_第4页
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孟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宄论文关键词:孟子和谐现实意义研究论文摘要: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人和”为中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作用。孟子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用战争的办法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主张推行仁政包括提倡民本思想、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兴办学校、实施人伦道德教育、反对兼并战争、主张仁战等。本文试图

2、通过分析孟子仁政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其主要内容,并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分析其值得借鉴和吸收的价值,总结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孟子仁政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1、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和政治风云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革故鼎新的转变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适应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特别是进行战争的需要,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战国中期以后,各国的改革基本告一段落,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激烈,严重阻碍了各国政治、

3、经济、文化的发展,不管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还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和小生产者,都希望结束诸侯国的割据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于是,孟子向当时诸侯国君们宣扬“定于一”、“王天下”。2、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随着经济政治的变革与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战国中期,学术上也相应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针对当时天下动荡不安的形势,纷纷向诸侯国君突出自己安定天下的方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孟子作为战国中期的儒家代表,虽然政治主张未被国君采纳,但受到了国君

4、的尊重和资助,得以利用当时各国诸侯割据的局面,“各著书言之乱之事,以干世主”。二、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1、以民为本,保民而王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还提出了“民为贵”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2、实施仁政,发展生产孟子认为,一个国君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必须使人民有固定不变的产业,有安定富足的生活。“有恒产者有

5、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方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在与梁惠王和齐宣王的谈话中谈到了制民之产的方法:五亩之宅,树之以丧,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认为,恒产只是从制度上保证人民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避免了被剥夺、被兼并的危险,但如果统治者横征暴敛,继续征调民力扩大战争,人民仍然无法维持生活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孟子在仁政中还规定了

6、减轻赋税等内容。3、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商业生产,促进经济繁荣孟子把发展商业作为仁政的重要措施之一。他认为商业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_标志,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减免关卡和市场的税收,才能使“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4、设教兴学,重视德育教育孟子认为好的政治措施不如好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要想得到民心必须实施好的教育。孟子在仁政中也阐述了德育教育的内容: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设也夏日校,殷日

7、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5、反对兼并战;主张仁战一孟子认为兼并战争是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对于兼并战争他坚决反对。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汐助之至,天下顺之。”三、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从孟子仁政思想的本质来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社会公正和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点,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孟子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1、以人为本、人

8、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认为人之本源于自然,人要依赖自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同时人也不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2、维护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在孟子看来。社会的不和谐起因于财富、权势、力量对比的悬殊,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成员以势挟贵,对他人的生存境遇漠然视之的时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