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0038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出土《算数书》校释一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出土《算数书》校释一则提要:出土《算数书》“舂粟”一条,前人已经努力但尚未得到正确校勘。本文分析了前人校释的得失,利用《算数书》内的其他材料、秦简、《说文解字》等文献,从客观实际、算理和致误规律等方面进行多方位考察,对该条进行了新的恰当的校释。关键词:《算数书》,舂粟,校释《算数书》是1983、1984年之交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墓一部抄写于竹简上的数学著作。该书的抄写下限为公元前186年,其著作年代自然会更早些,比传世最早的中国数学经典《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编定至少还要早一个世纪左右。由于内容非常丰富,自2
2、年前公布它的释文以来[[1]],《算数书》已引起海内外很多学者的注意,除原整理者陆续发表的两个校释本外,还有一批学者从事校释研究。由于该书出土时已散乱,保存状态不理想,原简的抄写工作也较粗疏,因此我们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发现和解决它的所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算数书》中前人已经努力但尚未真正弄清的“舂粟”条提出新的校释意见。整理小组为该条所作的释文如下:舂粟稟粟一石舂之为八斗八升,当益秏粟几何?曰:二斗三升十一分升八。术曰:直所得米升数以为法,又值一石米粟升数而以秏米升数乘之,如法得一升。[[2]]“稟”的意思是赐予、给予或
3、接受、承受,这里可理解为领取。“益”是增加、增补之义。“直”和“值”是“置”的假借字,整理小组已经指出[1]。“置”是中国传统数学常用术语,由于古代用竹制或木制算筹计算,所以用“置”字,即放置之义。中国古代数学把除数称为“法”,被除数称为“实”,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称为“实如法而一”或类似的说法,本义是实中有一个法就得到一,言下之意即实有多少个法就有多少个一。“舂粟”条没有出现“实”字,但容易看出术文中涉及乘法和除法。“秏”既可以是一种稻,也可以通“耗”,表示消耗、损耗。经过这样的疏解后,我们不难理解此条的字面意思。但是,这
4、距离把文字和题设、算法等读通,还差得远。苏意雯、苏俊鸿、苏惠玉等即说“本题因无法了解其题目意含,故不予解读”[[3]]。彭浩、郭书春、郭世荣、吴任哲等先生为解读“舂粟”条做出了贡献,但还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不过,大家都承认在问句“当益秏粟几何”前原文脱落了一个已知条件,这是当然是毫无疑问的。彭浩先生在问句前补已知条件“今舂粟一石八斗八升”,这种校补也许是把脱文的部分原因归结为脱落了重文号。原文没有出现“实”字,彭以为有脱文,乃于“乘之”后又补“以为实”三字。他把第一句理解为10斗粟舂为米8斗8升,粟和米之差1斗2升为
5、相应的秏粟,认为“舂粟一石八斗八升”的秏粟为:12升×188÷88=25升=2斗5升。于是他把答数的“三”和“八”分别校改为“五”和“七”。[[4]]整理小组基本上沿用了彭先生的校勘(彭先生是《算数书》的主要整理者),只是把已知条件补为“舂粟一石八斗八升”,少补一“今”字[2]。按上述校勘,粟的出米率达88%,这实在是太高了。据《算数书》的“程禾”条,由粟舂出的米,以粝为最粗,其出米率亦只有60%(详下文),该书的其他地方也是用这个比率。所以,把第一句理解为10斗粟舂为米8斗8升,是很可疑的事。另外,彭先生所补是已知被舂
6、的粟为“一石八斗八升”,而他解释古人的计算时却是把它作为舂出的米来看待,这就不能自洽,而且这与原术文“一石米粟升数”也对不上号。此外,他将答数改动两字,在致误原因上只能理解为偶然致误,因为“五”和“三”、“七”和“八”的音与形都不能说相近。郭世荣先生在“八斗八升”前补“米”字,又由答案返推而补已知条件为“今秏米二斗廿五分升廿二”[[5]]。这从算法上能讲得通,但题目的含义尚不清楚。郭书春先生的校勘在算法上与之相近,但在已知条件中“今”字后多补“有”字;从“舂粟”后的“铜秏”条的行文看,这更可能。同时郭书春先生亦努力阐释题
7、目的含义,他明确认为这条的“秏”不通“耗”,而是一种精稻,又谓术文“一石米粟升数”中的“米”字为衍文,当删[[6]]。这种校勘,是把问题理解为已知10斗粟对应8斗8升秏米,求2斗升秏米对应的粟的多少。粟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脱壳后为小米的粮食,又称为“禾”,和稻本是两种粮食;另一种是指未脱壳的谷子(粟或稻的都可)。照郭书春先生的理解,如按前一种,古代要把粟舂出稻米来(“稟粟一石舂为秏米八斗八升”)是难以想像的;如按第二种,以本条的粟指一种叫做秏的稻谷,“秏粟”或“粟”自然是可以舂为秏米的,其出米率88%远高于秦简和《算数
8、书》“程禾”条规定的稻出米之率50%,这当然是很蹊跷的。但考虑到郭先生把“秏米”解释为精稻,我们也不必马上就断言这完全不可能。不过,本条问句原文是“当益秏粟几何”而不是“当秏粟几何”,如按郭先生的解释,则“益”字应为衍文,可郭校并没有把它删去。吴任哲先生认为题意为“稟粟一石舂之为八斗八升。欲舂得一石,当益秏粟几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