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

ID:22496006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物理教材中难点突破的几点思考教学难点就是教材中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感到难以处理的内容,而这些难点大部分又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也是教学中的重点.所以,突破难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学难点的突破.1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1.1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根据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生活经验,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形成的看法.它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有些思维定势反映的不是现象的本质,它会对学生接受科学的物理知识造成一些障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经

2、验和体验,在学习物理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所讲的知识会感到难于理解,简直不可思议.例如,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200米时,人不做功.生活经验表明,提着一桶水走路会累得精疲力尽,但从物理角度表明这种情况,根本不做功,学生很难理解;再如,人用力推大木箱,虽然很用力,但没推动,多数学生会认为是推力小于阻力造成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推力等于阻力的,这样的情形很多,学生理解的不好,便会产生物理太难学的感觉.1.2采取的对策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讲解知识时,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思维规律,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这些难点.例如,在讲授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

3、路面行走时不做功之前,对功严格定义,关键词要重点突出,强调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而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行走,这种情况虽然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做功;在讲授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时,多数学生都会有推力小于阻力的错误结论,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情况来分析,木箱没推动说明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推力和阻力一定大小相等;如果学生还不能理解,也可以逆向思考,如果推力小于阻力,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假如推力向东,由于阻力大于推

4、力,那么木箱将会向西运动,这时我们不用再讲,学生自己也会认识到真的错了.2概念相似、形式相似,会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例如液体压强公式与浮力公式,两个公式形式相似,不易区分;压强公式与功的公式,两个公式字母相同,容易混淆;如热能与热量等概念非常相似,意义不同,这些形式相似的公式和概念,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总是容易弄错.对这种概念相似,形式相似形成的难点,笔者在讲解时进行透彻的分析,重点讲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1)相似的公式要理解意义,每一个物理公式表示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不仅仅是字母的单纯关系,表示密度为P,深度为h的液体

5、产生的压强;F浮=PgV排则表示物体浸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为V排时,物体受到的浮力;p=F/S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即压强;而W=FS则表示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记住公式,不再混淆;(2)相通的概念要注意区别:如热能和热量这两个概念,要分清它们,就要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热能即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转移的内能的多少,也就是说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这样对概念指

6、出了区别,才能突破知识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3用实验法突破教学中的难点3.1实验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物理中的许多现象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屡见不鲜,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展和认识上尚存在局限性,常常根据粗浅的生活经验取得一些错误的观念,造成对建立正确概念的障碍,给教学带来一些困难.例如,针对有的同学认为“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有的同学认为“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现象的本质.例如,将体积相同的木块A和铁块B浸没在水中,松开手,让学生观察出现何种现象

7、.实验结果:A上浮,B下沉.既然体积相同,那么浮力就相同,为什么会出现A上浮B下沉的结果呢?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从而了解真相.虽然实验非常简单,但可以形象直观地克服学前概念的干扰,并且有助于在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3.2实验帮助学生变抽象为直观在物理中有许多定律和公式非常抽象,难以理解.这样给学生理解带来了很大困难.会打消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同时通过实验提高对物理的兴趣.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对于不受外力时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比较

8、容易理解,但后者就比较难于理解,也很抽象.而我们让一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个高度处滑下,分别在粗布、毛巾、玻璃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