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90914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缄默知识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缄默知识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语文教学论文-->绪言第一节问题的提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很强人文性的课程,语文知识的个人性、情境性以及不确定性应该被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所关注,阅读知识作为语文知识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当然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表面上看,学生在教室是“空着脑袋”在被传递知识、被灌输知识,但事实却是教师的讲授只是在促进学生自身建构自我的知识,学生的“脑袋”是带有自我主体的认知图式的,知识在学生“脑袋”中是一种主观性、个体性的建构过程。而在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过程中,缄默知识是占基础性的地位,缄默知识的基础地位是指,“缄默
2、知识构成了人们广泛意义上的认识和实践行为的基础”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感、思维品质、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等都应该是阅读教学必须注意的,阅读审美情趣、情感态度、阅读品味甚至思想观念等也应该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的,这些方面是具有缄默知识成分的,是很难用言语来清楚陈述、表达的。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对缄默知识理论的关注较为缺乏,在阅读知识教学方面:注重显性知识的传授,并把显性知识的传授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漠视存在于语文阅读中的缄默知识,进而,漠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知识体验以及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在阅读评价方面:语文考试对于阅读知识的要求强调其工具性,强调
3、阅读基础知识的评价,因而导致阅读教学重于识记、理解、总结概括等智力因素,而漠视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态度等非智力因素,阅读教学趋于急功近利,变得偏注重于显性化知识的传授,这也是一部分学生语文兴趣不高、语文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第二节相关的文献综述在古代中国《易·系辞》中有“言不尽意,书不尽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有言:“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也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奏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也有论说:“古今词人
4、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音,终落第二手。”在西方如:德谟克利特的“暧昧的认识”、柏拉图的“非理性认识”等,但是他们对这种知识都并没有做出严格的逻辑分析,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也并没有将其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缄默知识这一概念是由哲学家波兰尼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批判了实证主义知识观,并对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种不同形式的知识做了全面的区分和诠释,“人类共有两种知识,一种知识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知识,它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此外还有一种知识形式,它是不能够被系统表述出来的
5、,我们如果把第一种知识形式称之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后一种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①。波兰尼在《缄默的维度》一书中提出了缄默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②。关于缄默知识的传递和掌握,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非常重视“学徒制”,关于缄默知识的形成,波兰尼认为可以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和探求获得,在书中他强调:“一种无法言传的技艺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去,因为这样的规定并不存在。它只能通过师傅教徒弟这样的示范方式流传下去。”.......第一章缄默知识观第一节缄默知识的内涵缄默知识这一概念是由哲学家波兰尼首先提
6、出来的,他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深入分析和批判了实证主义知识观,并对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分别作了诠释:“人类共有两种知识,一种知识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知识,它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此外还有一种知识形式,它是不能够被系统表述出来的,我们如果把第一种知识形式称之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后一种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我们可以说,我们一直隐隐约约地知道我们确实拥有缄默知识”①。显性知识是人们通过明确的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也能够通过理性过程而加以反思和批判;而缄默知识则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的,因此就不能通过理性过程加以批判
7、和反思。他在书中比喻说,人都可以认识他人的脸,并且可以在人群中辨认出这张脸庞,而人通常又说不出是如何辨认出这张脸的。同时,波兰尼也指出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往往要使用很多的概念,也要做出很多的假设,但是科学家们又总对这些概念和假设往往没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如果让他们系统地陈述的时候,他们又是显得那样的模糊不清,即能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就像是一小块光亮的领域,周围环绕着无数的黑暗,波兰尼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命题即是在告诉人们: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有显性知识,即这些知识可以被语言、文字或符号等方式来加以表述,但
8、是知识却不仅仅止于此。在这些知识之外,还存在着缄默知识,即这些知识不能或者很难被言语、文字或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