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89492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unit 2 poems warming up listening and writing整合课的教学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Unit2PoemsWarmingupListeningandWriting整合课的教学设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第一,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针对高中英语新教材难度大、分量重的特点,坚持从学情出发,进行“教材分析”和“教材重组”。充分利用X络与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知识与高考联系,能力与生活实践联系。本堂课侧重培养学生听、说、写的基本技能。 第二,本课设计以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i+1”为考量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英语分层教学实验的课堂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
2、学习习惯,以期达到每个同学均有所得的良好效果(i+1理论是指科学的可理解性二外输入)。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本班为高二年级理科平行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 第一,经过高一一年任务型课堂的熏陶,对课堂上的英语活动已经习惯,要求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很高。 第二,基本上能接受高密度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课堂授课模式,课堂上,也能够进行多人合作学习。 第三,存在问题。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了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很强的学习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就英语学科而言,学生缺乏的是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即:成熟的智商,不成熟的情商;良好的汉语理解能力,差劲的英语表达能力。
3、 2.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poems为话题,使学生了解何为诗歌;诗歌的基本类型及区别;诗歌对社会、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等,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因而如何使学生产生对诗歌特别是英语诗歌的兴趣,能否使学生能够自己进行英文诗歌的创作成为本课的重点。 纵观本单元教材,就课本提供的材料看,热身部分仅设置了与诗歌有关的三个简单问题。阅读部分是专业性非常强、关于诗歌的构成分类等,艰涩难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做教材的主人,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安排授课内容。所以我将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定位为“扫诗盲,体会诗歌美”,希望通过这一课时的引导,使孩子产生对中英文诗歌的兴趣。 3
4、.教学思路分析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小诗”开始,逐步过渡到阳春白雪的“大诗”;从地缘性最近的中国诗开始,逐步过渡到陌生的英文诗;从读诗品诗开始,逐步过渡到小试牛刀翻译诗、写诗;从“小”、“俗”开始,逐步过渡到“信、达、雅”。总之,通过整合教材,集热身、听力、写作于一体,听说读写全方位、立体式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通过课堂上教师设计的一系列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补充丰富多彩的趣味性强的课外阅读材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课后也能积极进行英文诗歌的创作。 三学习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 第一,学生能熟练谈论自己对诗歌的看法。 第二,能够对经典的英
5、文诗歌背诵,如《再别康桥》、《西风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等。 第三,能够分析中英诗歌的差异,体会译诗的优劣。 2.情感目标 第一,体会“诗言志,诗言情,诗歌合为事而作”,感受诗歌的美、韵律感、画面感。 第二,感性地发现美、体验美;理性地认识美、分析美。 第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勇于展示自我的能力,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获取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环节设计 课题:人教版Module6Unit2Poemsing、listeningandis,thetypesofpoemsandthefunctionsofpoems. (2)HelpSsu
6、nderstandsomekeys? 3.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 4.教具、实验情况 多媒体辅助(音频、PPT);板书。 Step1Leadingin 教师活动:Shosthroughthemedia. 学生活动:aterialchosenfromXuZhimo’spoems.Listentothetapeanddotheblankfilling.Relisten,readandrecite. 学生活动:(1)Sslistentothetapecarefullyandthenanseofthepoem.(3)Ssreadandmakeasu
7、mmaryoftheemotioninthispoem. 设计意图:(1)将诗歌的选择逐步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美诗”。(2)品诗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避免单调乏味,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3)《再别康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文现代诗,并且徐志摩本人同时创作了该诗的英文版。中文诗的意象、意境配合英文诗的语言,达到了美的极致。 Step4Appreciation 教师活动:Differenttranslationsoftheclassi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