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

ID:2246843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_第1页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_第2页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_第3页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_第4页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研究-->关于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思考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市场逐渐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技术工艺复杂化和建筑材料新型化等特点论述了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有待完善之处.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机构受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委托,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发挥监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作用,使用经济、法律和市场手段,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培养有素的专业

2、技术监督人员,在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证下的高效服务,对所有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执法监督管理。其目的就是维护公众和国家的建设工程质量利益,确保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1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现状回顾我国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评阶段,即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一阶段处于计划经济时期,高度的政企合一体制,决定了工程质量实行的是自检自评的管理方式。第二阶段是政府管理,是以1984年国家颁布《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为标志,建设工程质量

3、改由专职质量监督机构代表政府进行监督检验评定,开始将工程质量纳人国家监控轨道。第三阶段是市场监管,从2000年开始一直至今,是以国家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标记。该《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进人了第三个阶段,政府的角色也由责任主体向监督主体实行了转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质量管理体系仍有待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总体讲,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是基本适合当前的状况,但是仍带有强化政府监督

4、作用的特征,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令人深思,诸如:对建设单位缺乏应有的制约手段、监理单位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检测市场管理混乱缺乏可信度、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等。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些条文与行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造成许多国际通行的承包模式或其他做法无法适用;同时,相关法律还存在空白点,比如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相关法律少之又少,这与当前庞大的检测市场现状是极不相称的,致使建筑工程

5、检测行业较为混乱,也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2.2行政管理体制不畅通、分工不明确关于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思考由于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相关职能配置等原因,使得行政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全国统一建设市场的形成,也使行业结构调整空间受到限制。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角色混淆不清、政企不分等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2.3质量监督各环节不能有效衔接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实施“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

6、量管理的保证体制,同国外发达国家的质量保证体制基本上一致。但现行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是以落实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建设工程牵涉到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各阶段,在这些阶段中都存在质量风险,而现有的监管体系中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参建各方主体负责工程质量等环节还不能有效衔接,工程质量监督不免要受到影响。特别是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检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视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降低了直接参加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2.4工程质量保险不科学虽然在当前的建筑领域已经引人保险,但

7、是应该强制的落实不到位,非强制的商业保险又不广泛。保险的种类较分散,对项目保障不全面;保险费率的制定也不科学,并没有与实际情况紧密挂钩;同时,参建各方的投保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对现场的管理松散,而保险公司缺乏对现场的认识,无法为投保人提供有效的防灾防损服务。除此之外,监督机构自身的工作也存在不到位等现象,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3关于我国工程质t监督体系改革的几点看法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的成熟做法,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就

8、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改革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针对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解决,而应该努力从现行的建设管理体制上采取措施进行改革。这不仅是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行业质量的需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前提是建立健全三个层次的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质量各责任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监督工作的基础,包括勘察、设计、施工、业主、材料设备生产供应等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建设监理和风险管理为代表的社会监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