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ID:2245786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_第1页
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_第2页
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_第3页
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_第4页
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补法在中医妇科临床中的应用【补法补法是中医的治疗***之一,它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治疗方法。从中医发病学的观点来看,任何疾病的过程,都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没有正、邪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人体的疾病。在这个过程中,其正邪这对矛盾必定有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也就是说疾病的性质,不是偏重于正气虚,就是偏重于邪气实。在治法上不过“补”和“泻”两***。而源于妇女的生理特征,“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灵枢%26#12539;五音五味篇》),明代《景岳全书》[

2、1]:“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疾病,当以经血为先……”。人乃血肉之躯,无形之阳气,基于有形之阴血,妇女经、孕、产、育屡耗其血,血不贵乎。而且祖国医学对于疾病总体的发病学熟悉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上应“虚者补之”。因此,笔者以为在妇科治疗上,要随时随地顾护精血,不能伤及精血。而精血和肾、肝、脾的关系尤为密切。女子之身,依靠于血,心主血,肝躲血,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躲精,精化血,血虽生于心,然心得肝、脾、肾三脏功能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配合

3、才能完成从生化、运化到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所以,妇科病的治疗法则固然很多,然补法仍占据主要位置。刘完素《素问%26#12539;病机气宜保命集》曰[2]:“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尽,乃属太阴经也”,是依据妇女生理特征进行治疗的规律性阐述,可见妇人之身重在肾、肝、脾。长期的临床工作使我心得到凡是以补益正气、调理冲任而令机体气血通畅、经音调嗣的方法都可称为补法。但临床治疗时必须根据“虚”的不同属性及兼症,采用不同的方法,分而治之,有的放矢。现将笔者运用

4、补法的心得简述于后,以求正于同道。1补肾滋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躲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妇女发育到一定的时期,肾气旺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才有月经和孕育的可能。若肾气不足,冲任亏损,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杂诸方面的疾病。肾中精气,只宜固秘,最忌耗泄,因妇女常耗血伤阴,因此就妇女之肾而言多用补法,或补肾固冲,或滋肾养阴,或温肾助阳,或温阳行水。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带下量多、胎元不安、妊娠肿胀、不孕症、阴挺等疾病,常用方如固阴煎、六味地黄丸、左回丸、金匮肾气丸、右回丸等。肾为水火之脏,躲真

5、阴而寓元阳,以达阴阳消长,水火互济之功。因此,补肾之法重在平调阴阳。唐代王冰明确提出补肾不过壮水、益火两***;明代医家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观点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并创制了左回、右回之类,体现了平调阴阳的制方理论。2养肝柔肝法肝气郁结宜疏,肝血不足要养,故治肝之法有补泄两***。肝躲一身之血,阴血充足则肝体得养,肝木畅茂,肝性喜柔恶刚,调节情志,条达气血,尽疏泄之能事。因此,肝病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肝血不足和疏泄太过这

6、两个方面,而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肝为躲血之脏,血伤则肝首先受累,尤其在经行、孕后阴血下注,肝阴不足,肝阳偏盛,诸症滋生。再加上女子之身,阴性凝聚,常有不得隐曲,易于忧郁,郁结难解,气机不利,气病则诸病又起,此亦为妇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朱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正由于肝躲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故对治女性之郁以养肝血为主,疏肝气为辅,方能顺其条达畅茂之性,伸春气之升而万物化育。如张景岳所云:“欲和通之,不如充之”。以治肝郁之首选方逍远散为例,全方由当回、白芍、柴

7、胡、薄荷、茯苓、白术、炙甘草、煨姜组成,前四味对肝,后四味对脾。《医宗金鉴》对本方的配伍有过精要解释:“肝木之所以郁,其说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浇灌,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郁,阴血少,则木不滋而枯”,因此调肝之法必加健脾之品。肝气抑郁,常有气郁、气滞,一般以为最少要用香附、青皮、川楝、郁金等行气药,逍远散为疏肝达郁之主方,但全方没有一味直接理气的药,仅以柴胡、薄荷疏散肝郁,这是由于肝体阴用阳,肝气抑郁,一方面影响躲血,一方面又易于化风,动风阳,行气

8、药一般都较辛燥,易助阳伤阴。王孟英曰“然理气不可徒以香燥也,盖郁怒为情志之火,频服香燥,则营阴愈耗矣”。治此等之症,常以柔肝之法,以柔济刚,可见古人制方用药,择善而从,启人心思。养肝柔肝法重在通过滋、养、柔来条达肝木而非直接用疏泄之品,所谓“滋”指的是在养肝的基础上常加以滋肾之品,因肝肾同源,精血相生,滋肾养肝即是益冲任之源,源盛则流自畅,其病自愈。常用方如逍远散、杞菊地黄丸、调肝汤等;所谓“养”指的是养肝阴以制肝阳,肝阴不足,则肝阳上亢,致妊娠眩晕、产后痉症等,常用方如一贯煎、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