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

ID:22444006

大小:9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9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_第1页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_第2页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_第3页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_第4页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本科课程试卷考场纪律1、请持学生证入场考试,并按指定座位就座;除必要的文具和教师指定的用具用书外,其他所有物品包括手机、呼机、CD机、电子词典、书籍、笔记、纸张等一律严禁带入座位,必须放在指定位置。根据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使用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作弊、代考、论文抄袭等属于严重作弊行为,学校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凡有试题印制问题请向监考教师提出,不得向其他考生询问。2、认真、诚实、独立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严禁任何形式的违纪作弊行为;凡

2、有违纪作弊情节者,当场取消其考试资格,答卷成绩以0分记,并根据《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条例》给予纪律处分。3、提前交卷的考生不要在考场逗留,不要在门口、窗外大声喧哗。考试结束时间到,请停止答卷,在座位等候监考教师收卷并清点完毕,方可离开考场;考题、试卷、草稿纸一律不得带出考场。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末考试课程:中国现代政治思想主讲教师:袁刚教授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考试时间:2009年6月16日学生姓名:金素娟学号:00732609专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考试成绩:总评成绩:教师签

3、名:目录翻3#键@3引言3一、民国时期乡村建社派的概述(一)乡村建社派产生的历史背景4(二)乡村建社派与乡村建社运动4(三)乡村建社派的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1、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主要内容52、晏阳初的乡村建没理论主要内容63、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主要内容7二、中国学人对乡村建社运动的评价8三、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借鉴意义(一)以教育为中心,推动农村现代化9(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现代化10(三)以乡村城市化带动农村现代化10总结11参考文献11民国乡村建设与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摘要:1840年后

4、,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解体,社会出现剧烈动荡。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崩溃,加上国内军阀混战,政治黑暗,以及连续多年的严重自然灾害,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痛苦万状。在这种A外交困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等口号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呼声,也成为左右中国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此,许多志士仁人立志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多方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其中民国时期以晏阳初、梁漱溟、卢

5、作孚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寻求和探索振兴屮国农村之路,并发展到乡村建设运动。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虽然一时轰轰烈烈,但对当时寻求屮国前途命运,探索振兴农村之路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们的乡村建设成就和教训,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乡村建设派的思想与实践分析,结合中国实际,期望能为今天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意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乡村建设派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新农村建设农村现代化引言:20世纪上半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屮国有着依然尚待解决的基本问题一如何使中国走上强国富

6、民的现代化之路。围绕这一问题,从孙屮山到毛泽东、从国民党到共产党、从中国资产阶级到知识阶层,各种政治社会势力、各类精英人物寻求一条民族独立、富国安民的救国之路,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多方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其屮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认识到“救济农村”是当务之急,试图从乡村切入,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改良,生产技术的改进来复兴农村,以农村带动中国问题的解决,使中国走上民族自救的道路。他们在坚持教育救国思想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场自觉的乡村现代化运动,即乡村建设运动。民国时期的

7、乡村建设运动是屮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凋敝不堪,农民生活痛苦万状的背景下,一种旨在全面改造传统农村的模式探索,其内容包括对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的现代性改造;既把改造农村问题作为屮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乂企图寻找一条改造农村的有效途径。因此,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对晚清以来中国乡村各种社会问题的首次深层次的关注,乡村政治K主化和自治化、经济市场化和合作化、文化的科学化、大众化等观念在这场运动中得到了宣扬和提倡。因此乡村运动中出现的各种乡村建设思想对中国乡

8、村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和探索,从而为今天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意的借鉴意义。一、民国时期乡村建社派的概述(一)乡村建社派产生的历史背景长期以來,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封建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对多数,他们依靠农业和传统的手工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国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农村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在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农业国中进行。然而,1840年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打破了农村昔日的宁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逐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