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3483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江苏省金坛市第五中学吴夕梅【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机械使用、盲目引用、喧宾夺主、辅助作用寓教于乐、增大容量、资源共享、扬长避短、灵活运用、注重实效、互助互利【主要论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对语文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利用课堂45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其独特的作用。多媒体教学以其巨大的容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了教师们的青睐。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窘中似乎也看到了曙光,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2、。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的应用中,效果极佳,无可挑剔。但是,也使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而不是代替或包办一切语文活动。所以更重要的还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以下,本人就:“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现状、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及其应有的发展方向”谈几点粗浅认识。一、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现状1、机械引用,盲目拿来准确地说,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老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教学,当然是“拿来主义”。现状互联
3、X上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手到拿来。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起步阶段,能主动拿来总归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老师对课件的制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一味的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而不管是否适合教材的需要,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泥潭”的评课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课件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能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拉郎配式的运用只会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课件制是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
4、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因地区不同、对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而盲目引用,其结果只会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2、以辅代主,喧宾夺主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也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统统纳入课件中,从而造成多媒体独
5、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课件的“奴隶”的局面。曾听过一堂电教评优课,内容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教师在所制作的课件中,将掌声与叹息声都作了“精心的安排”,每当学生改对或改错一个病句,电脑即出示掌声或叹息声。且不论如此“周密”的设计是否必要,单就面对初中学生而言,这样的设计是否显得有点哗众取宠呢?因为教学过程是个十分复杂、微妙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那么也就少了粉笔的随心所欲,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还
6、是以上面那堂复习课为例,有的病句可以有多种修改法,所以一旦学生回答正确但与教师的答案不相吻合时,给他掌声本在情理之中,然而机械的电脑无法“随机应变”,只有在出现教师的答案之后才能提供掌声。这种情况,多少会给师生带来些许尴尬。3、新瓶装旧酒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任何教学手段的应用,都应以此为准则,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课堂出现了将教师的讲解改为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也没能摆脱“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的窠臼。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只管一
7、路点来,学生则随着屏幕呈现的内容步步紧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这种做法,虽然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包裹,但其实质仍是“满堂灌”,是背离现代教学理念的,对课程改革没有多大用处。更有甚者,还会被一些教师当做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练习密度的“法宝”,成为他们固守应试教育的阵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成了禁锢、甚至扼杀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现代杀手”。二、多媒体手段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
8、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这方面则显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大屏幕前,我们的教师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的摆在学生们面前,动静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