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ID:22431742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_第1页
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_第2页
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_第3页
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_第4页
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喜炎平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钱玉蓉宋玉其(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550004)【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连用1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副作用低。【关键词】慢性阻塞性

2、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喜炎平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063-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发病、反复发作,最后导致慢性死亡的一种重要的、常见的、多发的呼吸系疾病[1],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由于其病程长,常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我们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木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

3、中肀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2]。合并其它心肺疾病者、糖尿病、肝肾疾病等患者剔除,无喜炎平过敏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2〜6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5〜70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分布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包括:(1)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2)抗菌素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5g/次,静脉滴注,每12小吋一次;(3)袪痰选用氨溴索粉针静脉滴注;(4)平喘药选用氨茶碱。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注射

4、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疗程均为10天。治疗前后均查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1.3观察指标(1)肺通气功能:治疗前及治疗后测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2)血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测PaO2与PaCO2变化;(3)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4)临床症状:观察患者咳嗽程度、痰量、咳痰难易程度、痰的性状、肺部啰音。1.4临床症状判断标准(1)咳嗽轻度(+):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昼

5、夜频繁咳嗽或阵咳,影响工作和睡眠。(2)痰量少量(+):昼夜咳痰10-15ml;中量(++):昼夜咳痰51-100ml;大量(+++):昼夜咳痰100ml以上。(3)咳痰难易程度(+)痰易咳出;(++)痰咳出稍难;(+++)痰难咳出。(4)痰的性状(+)少许脓性透明痰;(++)粘脓性痰(脓性<l/3);(+++)粘脓性痰(脓性占1/3)。(5)肺部啰音(+)偶闻,在咳嗽、深呼吸后出现;(++)散在;(+++)满布。1.5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中相关部分评定,(1)临床控制: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或为(+),肺部啰音消失。(2)显效:咳嗽、咳痰症状由(+++)转

6、为(+)或由(++)转为(-)肺部啰音偶闻。(3)好转••咳嗽、咳痰症状由(++)转为(+)或由(+)转为(-)肺部啰咅散在。(4)无效:咳嗽、咳痰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肺部啰音满布。1.6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冇显著性差异。1.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和冇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2.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变化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x-&p

7、lusmn;s)2.3两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o见表3。表3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的比较(x-±s)2.4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变化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o见表4。表4两组治疗前、后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