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27287
大小:6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9
《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有效批注促有效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批注”成为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时尚课堂用语,好像是课改催生的新鲜词汇。实际上,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很多教师很早就运用了“批注”,如低年级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圈出文本中的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中高年级画出文章或重点段落的中心句,划分层次和段落等等,这些都是在用符号做批注,属于符号式批注。在课改的今天,符号式批注我们依然在延续使用,但更加关注了另一种形式的批注——文字式批注。为什么呢?源于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的。新课程指出阅读要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显然,批注式阅
2、读便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很好的诠释出新课程倡导的阅读理念。一、何谓批注批注就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今天意义上的批注即小学生层次的批注更多的不是批评,因为学生还不具备成人的批判能力,更多的是将自己对文本,特别是对精典段落的感受与理解,用上一些简明的符号和简洁的语言在原文的字里行间和四周的空白处记录下来,以引起阅读专注,促进深入的阅读。二、为何批注1、理念使然: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也是
3、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批注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批注能把语文课程提倡的这些理念体现出来。这对于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发展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2、现状使然:各位教师恐怕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感到困惑与苦恼,低段也许没有什么感觉,中段各种阅读问题便开始浮出水面,到了高段阅读能力便成为让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表现在阅读的失分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指导学生批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虽然,中段尤其是三年级学生的阅读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我
4、们要把好自己的关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有在我们现在的年级给学生奠定好基础,才能防患于未然。因为大家知道,任何一项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尤其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如何批注(一)了解批注方式批注大致可以分为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类。1、符号批注规定常用的批注符号,常用的主要有:①波浪线“~~~”或直线“——”。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②圈点“〇〇〇”,标在文章的重点词或优美词语下面。③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④分开号“‖”、“/”,层次。⑤“”高段用来划分段落。由于使用符号简单易行,使用最广。要注意的是,符号
5、的运用,不要纷繁复杂,随意乱用,相对固定的师生认可的一套符号更了然于心,便于自己的学习、理解和运用。2、文字批注文字批注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力求简洁明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等处。我们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批内容概括和写作特点方面,夹批为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语境含义等,脚批为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和想象拓展等。批注的形式多样,内容不限,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批注的内容。对于词语比较敏感的,着重批注重点或准确生动的字词;善于理性思考的,着重批注疑难问题,并尝试解决问
6、题;善于感性思考的,着重批注感人之处,将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二)明确批注要求教师必须要明确的要求:“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循序渐进。写批注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奏效的,今天写一处,明天我就可能会写两处,今天写的是对词语的理解,明天可能会写对文本的感悟,需要慢慢积累,量的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你会惊奇地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我学生感悟能力强了,你能听到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了,你能听到令你感到震惊的话了。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2、明确目的。写批注的目的是对文本进行感悟,进行解读,我们要防止为了批注而批
7、注,要养成习惯。乱划一气,胡批一通,反而会影响对文章的深入理解。3、批注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所以要舍得给学生时间,保证有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在读中思、思中悟的基础上批注。因为写批注不是形式,只有阅读时间充分了,学生才会静下心来,深入的思考。如果走马观花地读,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4、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把握教材,钻研教材,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讨论,进而归纳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作为批注的基础。所以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