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教案

虞美人·听雨教案

ID:22400029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虞美人·听雨教案_第1页
虞美人·听雨教案_第2页
虞美人·听雨教案_第3页
虞美人·听雨教案_第4页
虞美人·听雨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虞美人·听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虞美人·听雨教案蒋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反复朗读,理解作者的人生感受。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分析意象来感悟诗词的深层含义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丰厚的人生意蕴。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分析意象来感悟诗词的深层含义。教学难点:学习通过分析意象来感悟诗词的深层含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雨,是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可是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听过雨呢?现代诗人余光中在他的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中曾经写到:雨不但可看,可嗅,更可以听。听雨,只要不是狂风暴雨,在听觉上总会有一种美感。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到宋朝去听一听雨吧。板书课题:虞

2、美人·听雨蒋捷二、解释题目:1、词牌:(决定形式)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因项羽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小令(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两句一换韵。2、题目:听雨是题目,是本词描绘的对象。(决定内容)三、作者及背景介绍:(音频讲解)1、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年轻时曾贵为公子,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进士,可叹尚未一展鸿图,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便告覆亡。一心想效力宋王朝重整山河的蒋捷,抑郁寡欢,退隐江湖之间,栖息于太湖中竹山岛,因以为号,人称竹山先生。后来元朝招纳,然恪守气节,终不出仕,过着飘零凄苦的生活

3、。有《竹山词》传世,其中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2、《虞美人·听雨》写作时间不详,大约是词人晚年的作品。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自由诵读。2、整体把握:(1)、读后有何感受?明确:感情基调:低沉、凄凉、悲怆、沧桑。(2)、思考听雨的时间?明确:以时间为序,少年、壮年、老年。(3)、词中是如何把一生经历连贯起来的?明确:以听雨为线索。五、具体研习:(一)、上片:1、首句:古人词汇中的少年相当于今天的青年,即大致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1)、少年在哪里听雨?明确:歌楼上。(2)、运用了哪些意象?明确:作者:年轻潇洒的作者;春雨:情意缠绵的细雨;歌楼:轻歌曼舞的歌楼;5

4、红烛:闪烁迷离的红烛;罗帐:温软香艳的罗帐。(3)、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时间、地点、情节入手归纳。)明确:勾勒了一幅轻艳迷离的少年歌楼听雨图。(4)、“红烛昏罗帐”中的“昏”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点明时间,赋予动态,“昏”一词很好地展现了一种光线忽明忽暗的迷离的感觉,营造了一种似醉非醉的隐约的氛围。(5)、描绘了少年怎样的生活?明确:他的少年是一段意气风发、无忧无虑、、放荡不羁、多情善感、闲适浪漫不更世事、甚至是灯红酒绿的美好时光。少年浪漫生活。(6)、听雨感受:无比的惬意。(7)、与当年那个时代有何相近之处?明确:与当时“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小朝廷官僚的纸醉金迷、

5、歌舞升平、得过且过的醉生梦死生活有着相近之处。苟安时期。衔接词: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且看一看他的壮年如何?2、次句:(1)、壮年在哪里听雨?明确:客舟中。(2)、分析意象。断雁是作者的象征。明确:作者:漂泊流浪的作者;秋雨:又冷又密的雨点;客舟:飘摇不定的孤舟;江阔:辽阔迷茫的江面;云低:阴暗低沉的云层;断雁:形单影只的孤雁;西风:悲怆凄厉的西风;(注:古诗中,风可确定时间:东风——春风,南风——夏风,西风——秋风,北风——寒风。)(3)、本句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一起构成了一幅慷慨苍凉的“壮年客舟听雨图”。(4)、描绘了他壮年怎样的生活?明确:壮年的蒋捷,变成了亡国的遗民,成

6、为一个无家可归、失魂落魄、颠沛流离、前途渺茫的流浪者。壮年漂泊生活。(5)、听雨感受怎样?凄凉彷徨之感。(6)、与那个时代有何相似之处?明确:正是国家丧乱、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时代的写照。丧乱时期。3、学生自由读上片,小结: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寓情于景)衔接词:欢乐是圆形的,一滚而过;忧郁是三角形的,总是难以过去。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他的晚年如何?(二)、下片:1、首句:(1)、而今晚年的听雨地点在哪里?明确:僧庐下。(2)、分析意象。明确:作者:形容枯槁的作者;冬雨:冰冷彻骨的雨滴;僧庐:枯寂落寞的僧庐;星星:白发点点的鬓角。(3)、这些意象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

7、确:勾勒了一幅黯然低沉的“晚年僧庐听雨图”。(4)、描绘了他而今怎样的生活?明确:这位历尽离乱、年老体衰、两鬓苍苍、形如枯槁的老者,过着清心寡欲、寄人篱下的隐居生活。晚年孤寂生活。过渡句:他的心情又如何呢?52、次句:直抒胸臆(1)、“悲欢离合”:晚年的内心在不断的反思之中内心起着无比巨大的波澜,往事正一件件一桩桩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少年的欢乐,壮年的艰辛,晚年的凄苦,个人的潦倒,家庭的毁灭,以及国家、宗庙、社稷这些在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