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

ID:22393344

大小:58.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9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_第1页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_第2页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_第3页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_第4页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和谐社会构建〔摘要)和谐社会理论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解决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也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为未来社会准备了“入口”。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和人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是对国家治理模式和对人的价值实现的一种创新。〔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论源远流长,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引起激烈的社会

2、动荡,使发展不能持续,推动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深入思考。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不能避免人的分化、片面化及异化,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开启和谐社会之门,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逐步变成现实。、“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研宄社会历史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西方人本思想合理因素的同时打破其历史局限性,批驳了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强调人的实践性和能动性,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

3、创始人关于人类解放的未来社会设想,虽然没有直接用到“和谐”这样一个东方文化色彩的词语,但是他们所论述的未来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第一,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和谐相处的。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近代资本主义获得空前发其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物”对人的统治,人只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使人不能真正发展;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人不能自由发展;分工限制人,使人不能完整发展。针对这些情况,马克思恩格斯把人放在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来

4、考察,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悲惨处境,期望建立一个“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的新社会,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前提,以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为基础,以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为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能够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测是以充分

5、的人文精神为导向的理论体系,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未来社会最经典的诠释,是价值理性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第二,未来社会在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③人要把自然作为与自身一体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④恩格斯

6、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他心目中所追求的“人类整个进步”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⑤资本主义制度驱使人无限度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割,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必须由“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从事真正的自由劳动”“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了的人,叫做“完整的人”⑥来实现。“完整的人”己经不单单是人类对于自己未来的一种主观向往,“完整的人”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

7、与生产过程的直接统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掌握和自觉运用,以及人有能力自觉地控制这些力量为前提的,这将意味着全面消除各种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和异化关系。于是,马克思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共产主义。”⑦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第三,未来社会将实现人自身的和谐。这是一种“人自体”意义上的自我和谐,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的复归。而这种和

8、谐恰恰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的根源、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马克思从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视角,深刻指出,在社会化生产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__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⑧。也就是说,只有人的素质提高到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