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

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

ID:22386671

大小:8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28

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_第1页
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_第2页
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_第3页
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_第4页
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方哲学思考应用分析本科论文(共4篇)第1篇:《4分33秒》与东方哲学之间的思考一、作品概述《4分33秒》这首作品于1952首演,其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33秒,第二部分2分为40秒,第三部分为1分20秒。演奏方式如下:演奏者走到钢琴旁,坐在琴凳上,在每个部分的开始时打开琴盖,在每个部分结束时盖上琴盖,最后离开。表演时间共4分33秒,并没有弹奏任何一个音符。演出结束后,便立刻引起了音乐界的轩然大波,有人认同并赞赏他的这部作品,也有很多人说这是他故意哗众取宠之举。但凯奇回答那些抨击他的人说:“

2、我从来不会仅仅为了引起轰动,而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其实早在1947年,凯奇在哥伦比亚大学就参加了日本禅师铃木大拙的禅学讲座,开始对东方的哲学产生了兴趣。1950年,他又开始研究中国的《易经》。在这之后便不久产生了《4分33秒》这首作品。他在1961年出版的《无声》一书中写到:“在东方哲学中,我对无声产生了兴趣,这一兴趣很自然地发展着。”二、大音希声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其哲学基础的。在《老子》第一章中,老子给“道”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即说,“道”是永恒

3、绝对,无处不在,并且超越一切感性经验的一种存在。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绳绳兮不可名”。因此,它是不可言传的,不可名状的。由此,老子的美学思想也是基于“道”之哲学之基础上而产生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第四十一章)。“大音”,有人认为即理想的音乐,也有人认为是指最宏大最和谐的音乐总之,在老子看来,“大音”才是最完美的无可挑剔的音乐。关于“希声”,有人认为“希声”是“音稀声弱”,有人认为“希声”就是“无声”。后者显然较符合老子的听之不闻名曰希。因而,“大音希

4、声”有两层意思:一,借“音”说“道”。因为“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这样,以无声(希声)之乐来比拟道之存在,以一种无法用感官感受无法以感性把握的音乐来比喻无法捕捉的道,恰是老子用笔高超之处。二,以“道”论“乐”。在老子看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只有那种像道一样无处不在,自然浑成而又听之不闻的音乐才是真正完美的音乐,也即以道的精神来衡量音乐。正如可言,可名之“道”是局部的,相对的,并非永恒的一样,有形之“象”,有声之“音”便也不是完美的“象”与“声”。只有像“道”那样,

5、“有物浑成,先天地生”,不事人工雕琢,不以感官愉悦为目的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者,他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与老子如出一辙,都是以不可道之的“道”为其本根的。他更明确地提出了“大美不言”这一美学思想。有人认为“大音希声”的讲法“促使人们去探讨音乐之‘道,探讨音乐现象之外的普遍规律......只有将’道的理论运用到音乐美学中来,这样‘大音就是音乐的‘道。”这种将“大音希声”看作是“音乐之道”和与音乐现象相关的“普遍规律”的说法也是牵强的。三、无声之乐同样以“无声”之乐为至乐的孔子却不

6、是以“道”为本根的。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与集大成者,孔子所提倡的“乐”是为人生服务的,是人之修养所必备的一项内容。一个人的人生修养必须经过音乐的修养方可达到最高境界,即所谓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礼乐”则又是统治阶级治国救世安定天下的重要手段。因而,孔子所谓“无声之乐”的用意与老子“大音希声”之用意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但作为一种“无声”思想以及“无声之乐”的存在方式上,二者却又不谋而合。凯奇把非音乐因素介入音乐,以“无声之乐”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以此来表达“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美学思想

7、。谈到这里不禁想到中国“无声之乐”的实践——陶渊明弹奏无弦琴。陶渊明当时并不是在享受音乐,而是享受一种心境,一种天人合一的心境。这和凯奇所追求的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他们都体现了——“无声”。四、《4分33秒》与东方哲学审美比较关于《4分33秒》是否是老子“大音希声”和孔子“无声之乐”音乐美学具体体现的问题,一直以来都说法不一。由于《4分33秒》被界定为一部无声作品,并且凯奇长期接受东方哲学的学习,一部分研究者认为《4分33秒》就是“大音希声”和“无声之乐”在现代的一种实践。然而我们

8、从它们各自蕴含的美学思想比较,发现并不尽然。比如“大音希声”的美学观点是以“道”为哲学基础的,它是符合“道”的属性的,即“道”是超空间客观存在的世界本原。《老子》一书中清晰地指出“大音”这种完美的音乐听之不闻,纯粹依靠精神去体验,它表达的是一种“无”,这种“无”是可以生发出无限的“有”,是音乐的本原。“无声胜有声”与“大音希声”在审美上差别是比较大的,不过它与《4发33秒》却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最突出的就是两者的无声都试图表现一些东西。凯奇在他的著作中也经常表现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