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82426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igg在人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gG在人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特征分析近来多项研究证明,乳腺癌、大肠癌、胃癌和肺癌等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细胞可以产生IgG[1-6]。邱晓彦等[4]最早发现Ig样蛋白的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分化有关;依据肿瘤的分化程度不同,Ig样蛋白的表达水平也不同,即分化程度越高,表达强度越低,并证实该Ig样蛋白为IgG;叶雪等[7]发现在恶性卵巢上皮性癌中IgG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卵巢,IgG的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相关性;李浩勇等[6]对膀胱癌研究发现:膀胱癌细胞能够表达IgG,其抗体体外对膀胱肿瘤细胞的生长具
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促进癌细胞凋亡的效应;Niu等[8]研究了IgG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指标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通过siRNA干扰下调IgG的表达,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LOVO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提示肿瘤源性IgG具有促进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肝癌亦属于上皮性恶性肿瘤,但是目前对于IgG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的研究尚未有报道。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癌组织中IgG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其表达水平和肝细胞肝癌9项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以期为肝细
3、胞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潍坊市民医院2010-2012年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岁,患者术前均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所有肝癌病例随访12~18个月。本实验经潍坊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的书面许可。所有新鲜标本均经4%多聚甲醛/PBS固定,石蜡包埋,连续4m厚度切片。1.2免疫组化方法采用PV-9000两步法(试剂盒购自美国Zymed公司)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切片常规脱蜡,入水,枸橼酸盐缓冲液微波抗原修复,经
4、3%过氧化氢37℃孵育20min后,滴加小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1:1000,购自美国sigma公司),4℃湿盒过夜,滴加试剂1(聚合物辅助剂),37℃孵育30min,滴加试剂2(辣根过氧化素)标记二抗,37℃孵育30min。各步骤之间均是PBS冲洗3次,每次5min。AEC显色,苏木素复染,甘油明胶封片。以手术切除的扁桃体组织作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1.3原位杂交方法切片二甲苯脱蜡,乙醇梯度透明至PBS反复冲洗,酶消化,经预杂交,滴50L含探针的杂交液,45℃保温,20h。将切片浸泡于5SSC(
5、37℃)中,后依次经5%甲酰胺2SSC(37℃)清洗15min。PBSBufferⅠ漂洗一次后,滴加50L马血清封闭液,置湿暗盒中室温1h。后滴加Anti-Dig-Ab(1∶100,购自瑞士roche公司),室温1h后BufferⅠ、Ⅱ液依次漂洗数次,NBT-BCIP显色。以结肠黏膜下孤立淋巴结作为阳性对照,以IgG正义探针代替反义探针作为阴性对照。1.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评分采用双盲法,由3位病理学教授在400的显微放大倍数下随机对染色切片独立评分,所得平均分作为最终结果。评分标准如下:(1)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小于
6、5%为0,5%~25%为1,25%~50%为2,大于50%为3;(2)染色强度:未着色为0,淡红色或粉红色为1,红色为2,深红色为3。两项测量标准得分之和为0~3分的切片标记为弱染色,阴性;4~6分的切片标记为强染色,阳性。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字2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评估IgG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个数、肿瘤分化程度、AFP浓度、pTNM分期、1年内是否复发或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
7、计学意义。2结果2.1IgG蛋白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60例肝癌组织的IgG蛋白阳性率为85.00%(51/60),癌周正常肝组织的阳性率为6.67%(4/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G蛋白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胞浆和胞膜。2.2IgGmRNA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原位杂交结果IgGmRNA阳性信号位于肝细胞肝癌细胞胞浆,为蓝紫色,呈颗粒状,与免疫组化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mRNA水平证实了肝细胞肝癌组织自身具有产生IgG的能力。2.3IgG在肝癌组织中
8、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IgG的异常高表达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和pTNM分期呈负相关(r=-0.357,P=0.005;r=-0.296,P=0.021);与血浆AFP浓度呈正相关(r=0.336,P=0.009);与年龄、性别、肿瘤包膜完整性、肿瘤大小、肿瘤个数和一年内是否复发与转移无相关性(P0.05),见表1。3讨论免疫球蛋白G(i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