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

ID:22372932

大小:3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28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_第1页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_第2页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_第3页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_第4页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意经济时代中国创意阶层的特征初探    摘要: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阶层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群体。在社会学中,“阶层”一词来自源于社会分层理论,但是,我国对创意阶层的研究却更多偏向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称其为“创意人才”并强调了其经济学意义。文章旨在尝试以社会学视角还原中国创意阶层的价值。首先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创意人才”和“创意阶层”概念进行辨析,并以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创意阶层”的社会意义。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创意阶层的简要特征。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创意阶层社会分工创意

2、人才创意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9-177-03  一、“创意人才”与“创意阶层”概念辨析  “创意阶层”一词源起于美国经济发展学教授理查德?佛罗里达在2002年所著的《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在该书中,佛罗里达提出,在创意经济时代,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这个阶层依靠创意来创造经济价值,并从事着旨在“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的工作{1}。社会分层理论认为,一个阶层的成型,应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阶层的群体地位特征,即具有较明细的阶层行为边界;并已形成

3、了相应的阶层认知――对其阶层的社会地位及功能的自我认同及社会认同{2}。目前,我国对社会阶层分析比较权威和流行的是1999年陆学艺提出的当代中国“十大社会阶层模型”,以职业分工作为其划分机制,并提出了阶层划分的三种资源即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  在我国,受到历史和社会体制的影响,阶层分析一直较为敏感,因此,国内对创意阶层的提及甚少。一些研究倾向于“创意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李元元(2011)等提出创意人才最独特的特征在于其经济学特征,具有稀缺性、价值型和不可替代性,并创建了创意人才激励模

4、型。林剑(2012)等认为创意人才也是一个群体概念,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实际上源于创意阶层的研究{3}。还有一些研究模糊概念,认为国外学者提出的“创意阶层”在中国的国情下就是“创意人才”。需要明确的是,国外的研究大多基于创意阶层(creativeclass),属于社会学领域的阶层概念,而我国的创意人才概念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在国外的研究中详细阐述较少,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定义,较为对应的译法是creativetalent/people。  笔者认为,“创意人才”研究不能等同于“创意阶层”研究,这两者之间本质上是

5、“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区别,存在着研究意义和方法的根本差别。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两位创始人亚当?斯密和埃米尔?涂尔干对分工做出了不同阐释,斯密认为分工能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和一种自发经济秩序的形成;而涂尔干认为分工的功能主要不在于优化经济,而在于它对社会秩序的整合意义{4}。除此之外,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视域下对分工的解释,出现了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根本差别,“个体主义方法是目的决定论――个人行为是其既定目的的囚徒;集体主义方法是结构决定论――个人行为是社会结构的俘虏。”{5}在?F阶段的中国国情下,人才研究

6、在短期内具有针对性,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学意义,而阶层研究对于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更具有长远价值。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二者的部分研究成果可能会发生重叠,阶层研究的成果最终也可能会转向经济学价值体现。  除概念模糊外,关于“创意阶层”职业分类标准和统计口径,国内学者根据研究学科的不同也自成一派。王猛等(2016)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大类别为基础对照佛罗里达对创意阶层的界定{6},涵盖较广且过于笼统。Qian(2010)认为创意阶层的本意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并认为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反映中国的“创意阶层”,

7、这样的划分依据没有充分体现创意阶层特有的智力资源特性。王荣欣(2014)按照国际通行的职业编码表(ISCO88),参照国外学者的划分方法,对照佛罗里达的界定并结合中国实际{7},其职业划分较为严谨,但将创意阶层人员划分成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观点,笔者认为欠妥,下文将详细阐述。  二、中国“创意阶层”的社会学意义  中国大陆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一些关于阶级阶层的研究,但是由于阶级成分上存在模糊的界定,政治上较为敏感,因此始终没能出版权威的社会阶层研究成果。直至1999年,陆学艺任组长的“当代中国社会结

8、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才正式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并且肯定了我国进行阶级阶层划分研究的重要意义。课题组提出的“十大社会阶层模型”以职业分工作为其划分机制,其理论源自于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  涂尔干认为,随着现代社会分工逐步走向专业化,将会导致集体意识的衰减和个人意识的增强,这为个人的发展带来了自由的空间。“一方面,劳动越是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活动越加专门化他就越成为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