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67598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庄子·德充符》中的“形丑”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庄子·德充符》中的“形丑”美学 鲍姆加通曾说,哲学的终极议题是“真善美”,以“真”为研究对象的领域是形而上学;“善”的研究领域是伦理学;而“美”则归属于美学的范畴。在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中,以上三者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庄子认为道是大美,是一切美之物的源头,能够反映道的性质的东西就是美的,反道而行即是丑。事物若能反映道的性质即是“德”,所谓“德”是指“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者境界。”这也就是《庄子?德充符》篇的要义,即告诉人们何为美丑、何为有德。“‘充’和‘符’两个字所强调的方面该是不同的:充言其内,而符称其外,或者内外的符合。”“德充符”即言当一个人的内心被
2、德充满的时候,他的外在是什么样子。《德充符》篇专注于对美丑的讨论,实则指向有德和无德的区分。下面本文将通过对《德充符》文本的简要分析,揭示庄子的美学主张,最终了别其对“德”的认识。 一、《德充符》文本初探 《德充符》中的故事共有五篇,分别描绘了五组形残有德的形象,不难看出,庄子在这里所描绘的残疾人形象,并不同于书中的“至人”、“神人”、“真人”,“至人”,这些庄子理想人格的化身,能够不食五谷,不眠不休,泯物我、同生死、齐是非,完全是一些超世甚至超宇宙的方外之人。而残疾人就不同,他们是一些游于方内之人,其残疾本身的原因,一方面除了天生外,另一方面就是跟社会周旋的结果。庄子生
3、活的年代是一个诸侯混战、民生凋敝的乱世,乱世意味着权谋,尤其是居高位者,其显赫的地位和阴暗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庄子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塑造了这些身残却德全之人,给了追名逐利者以莫大的反讽。 这些身残之人虽然“无人君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但却以德之芳馨感染着世人。形体丑而心灵美,便是庄子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理想人物,说明畸人必定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他们无视这种残缺,或者说在精神上超越了这种残缺,使他们的生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作为普罗大众的平凡人大都身体健全,却也或多或少地在道德上存在着缺陷,在庄子看来,这些德的缺失才造成了真正的
4、畸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无一例外地有着残缺,声望之高若孔子尚成为《德充符》篇戏谑的对象,更何况我们这些不完之人?庄子力求展示的就是这种‘忘形存德’的精神,是通过丑与美的冲突和对比来达到的。外在‘丑’为内在‘美’做了充分的铺垫,强化了庄子倡导的内德,从而把丑升华。 庄子在首篇即通过兀者王骀的故事,揭示了对待事物心态的问题。“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也就是说,外形的残全并不重要,只要以一颗平淡的心去看待外物,则一切残缺皆可释然。兀者申徒嘉的故事则揭示了“安之若命”的道理。关于如何对待形体的残缺,或推广至现世中一切的苦难,唯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5、”,所谓“命”即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客观条件,亦即佛家讲的十二因缘和合。申徒嘉由于被用刑而成为兀者,是庄子对当时社会阴暗面的具体化,这些现实的苦难和灾厄是丑的,但若以淡然的心漠视之,则是体道之大美。叔山无趾的遭遇则是庄子借以讽刺人的傲慢与虚伪的。这里以孔子为反面形象加以抨击,其用意盖为批评以儒家名教道德为虚伪外衣,实则内德败坏的伪君子之流,“天刑之,安可解?”也就是在此处,庄子提出了每个人都有残缺之处的论点,而全德之人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继而通过哀骀它的故事,庄子借孔子之口提出了“才全”与“德不全”的论题。庄子认为,有德之人不外扬,真正做到保持内心深处的正气,以内德修身养性,
6、从而达到赢得一切。最后通过?Y盎大瘿和??支离无?的故事总结了全德之法:忘身残,铭记不该忘之德。 总之,所谓“德充符”,即言“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外内玄和,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其主旨在于打破人们以貌取人的痼疾。告诫人们忘却对外在形态的执念,转而重视人的内在品性。全篇借五位残者的德行之美,向读者揭示了内在精神完满的重要性。只要的德行完备,形体的缺陷是可以忽略的;相反,若形体完备而道德丧失则不但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反而使全德之人生厌并以之为丑。 二、庄子哲学中的美与丑 从《德充符》可见,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美与形体姿态无关,而在于德行的完满。具体来说,在庄子哲学中,“‘
7、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大美”即是道,是天地的本体,庄子认为,对“道”的观照是最高的审美享受。那么在庄子的哲学中何为体悟了“道”的真正之美? 首先要达到“游心于道”的“无己”境界。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至人”是最接近于道的存在,也就是说,“至人”是世间最美的存在。所谓“无己”,就是要破除“生死、寿夭、贫富、贵贱、得失、毁誉”等种种的计较,只有做到如此,才能真正地“游心于道”,从而体悟道真正的大美。这种“无己”的至高境界也就是庄子之前所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