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65068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森林之魅》的诗性叩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森林之魅》的诗性叩问 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被看作是九叶派诗人的代表,不仅是因为他的诗具有现代主义诗质,而且他还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的情感。1942年是穆旦重要的一年,他以翻译官的身份在2月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并且随军进入了缅甸抗日战场。5月到9月期间,更是经历了与日军的战斗及随后的滇缅大撤退,死里逃生的他,过了几年颠簸不安的生活。正是由此,在这期间,他创作了《阻滞的路》和稍后的作品《活下去》、《森林之魅》等作品,都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以及战争中人命运的思考。 一、诗歌语言的凝练与张力 穆旦诗歌融入了西方诗歌的理性特征,从而使得读者
2、在其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凝练和张力。 首先,在《森林之魅》中,诗人把许多阴冷的而具有跳跃性的意象组合在了一起。意象往往是诗歌采用的方法之一,它能够使想要表达的情感被物化。例如青苔藤蔓,百年枯叶,嗡营虫类、跳跃猿鸣,蟒、象这些阴冷的意象放在一起,使得读者有一种阴森的审美体验,并感受到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是如何的渺小,从而形成了语言上的张力。 其次,诗歌语言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也增添了语言上的张力。在阅读中,不难发现一些这样的字眼。例如:无言的牙齿,他有更好听得音、美丽的将是你无目的眼这些语言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理解,充满着矛盾,但仔细体会便
3、会发现这些语言给诗歌增加了艺术的美感,增强了语言的力量,从而极大的增加了语言的张力。 再次是诗人情感的真切表达。《森林之魅》是诗人亲身经历的入缅战争,也是为了吊念丧生的战友而作,所以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例如:对森林描写:我的容量大如海,张开绿色肥大的叶子,我的牙齿,没有人看见我笑,我笑而无声,显然,他痛恨森林一般的魔鬼,所以呈现出了一个阴险的森林形象。而葬歌部分: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明显是诗人对于当时挣扎和痛苦的还原。 诗人通过森林人葬歌,把自己在战争中的情况诗意般地再现出来,并把自己强烈的情感融注其
4、中,表现了诗歌的内蕴与语言的张力。 二、诗歌戏剧化表达的多重内蕴 戏剧化是诗的叙述方法之一,是诗人袁可嘉在新诗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诗歌的戏剧化表达策略中有对话、独白、合唱等戏剧声部的表现手法,而这些在《森林之魅》中都有表现。 对话在诗中占有重要作用,因为诗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人与森林的对话而展开的。例如森林:欢迎你来,把血肉脱尽,人:是什么声音呼唤?有什么东西忽然躲避我。这种唱和的对话形式,增加了诗歌的表达速度,更增加了结构的紧凑程度。 独白的使用增强了诗歌整体的感染力。虽然诗歌中的形象较少,主要是森林和人,但是其中有大
5、量独白的运用。例如森林:没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了世界的一方/我才出自原始,重把秘密的原始展开。人:以自然之名,全得到的崇奉/无始无终,窒息在难懂的梦里/我不和谐的旅程把一切惊动。这些独白,其实也是诗人的独白,他不仅有强烈的情感表达,也包含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在诗歌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合唱部分,主要指的是葬歌。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这集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战死杀场战士的告慰。而且,葬歌的合唱一节是全诗的最后内容,它不仅使得全诗整体结构更加完整,更使得诗
6、歌的主旨得到了升华,让读者看到了戏剧的魅力与艺术的张力,感受到了诗歌追求戏剧化带来的审美效果。诗歌中戏剧化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内蕴的多重表达。同时,这也是以穆旦、袁可嘉为代表的九叶诗人在新诗现代性探索方面做出的重要尝试。 三、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建立在语言感性与戏剧化诗形基础上的《森林之魅》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对永生的歌颂是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主题思想。例如,有学者认为他是中国现代诗史上直面战争与死亡、歌颂生命与永恒的代表作,也有人认为创作这首《森林之魅》时,诗人已荡涤了对死去的战友的悲恸和哀伤,获得了一个更超越的视角,想象把死去的
7、英灵与亘古的大自然化为一体。这是穆旦一种成熟、超然的思想境界的体现。 从穆旦本人的价值立场来看,他当然认为这些胡康河谷上的白骨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这看似是一首生命的悲歌,但其实蕴含了诗人穆旦对于生命顽强力量的歌颂。他直面了鲜血淋漓的战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人在与病魔斗争时的勇敢坚毅,这一切使之深深震撼,同时在这惨烈的战争背后,诗人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些战士不会白白的牺牲,他们的死将会换来的是千千万万要活的人们的生命,所以肯定是有其伟大价值与重要意义的,这也是铸就穆旦
8、诗歌主题思想具有深刻性的原因所在。 而且在葬歌部分遗忘一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它出现了两次,这并不是诗人语言的匮乏,而正是其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所在,诗人是希望在诗的最后让读者感受到沉重的历史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