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ID:22364121

大小:76.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28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_第1页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_第2页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_第3页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_第4页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内容提要】南宋人林子长、魏天应编注的《论学绳尺》,完整地展示了宋代论体文章的形态、文法、内涵,包容着南宋文章家的论学理念,体现了两宋科场论文及应用论文的写作时尚。具有独特的文章学价值,对于研究古代论体文的发展、两宋科场论之风貌、南宋论学绳尺、以及后世八股文之渊源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关键词】《论学绳尺》宋代论体文南宋论学论体文至宋代成为科举必考,至南宋遂有程式化倾向,探讨论文作法的“论学”因之而显,出现了一些选辑以议论文为主并附加笺评批点的文章选本,其中《论学绳尺》(以下简称《绳尺》)最为独特。此书专收南宋科场论文,共收

2、入一百三十位作者的一百五十六篇论文,有笺注、批点、讲评。卷首另有《论诀》一卷,录当时文章家语。此书是目前仅见的南宋论学专书,“论学”之称自此始。此书对于研究南宋论体文的形态和作法、南宋论学及其对后世论学的影响、八股文的体制渊源,都是不可多得的原始文献。然而自20世纪初白话文兴起以后,古文不昌,此书也就鲜有人提起。本文拟对《绳尺》的编著流传情况、《绳尺》与宋代论体文、《绳尺》与南宋论学等问题进行研究。一《论学绳尺》的基本概况1.《绳尺》的编著、流传情况《绳尺》现存最早为明成化刊本,有“成化乙丑二月丁未丰城游明序”。其书以天干为集次,共十集,日本内阁文库藏八集,阙乙、

3、戊二集,而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绳尺》恰好只有乙、戊二集,版式一样。此外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亦有庋藏。复旦藏本是“校正重刊”本,增何乔新序,版式与成化本小异(1),而内容全同,唯游序落款处损毁,但约略可辨残破处正是“成化乙丑二月丁未丰城游明序”几字。《四库全书》所收《绳尺》十卷,乃据明成化本录入(2)。成化本名为《批点分格类意句解论学绳尺》,署名为:京学学谕笔峰林子长笺解,乡贡进士梅墅魏天应编选,福建按察司签事游明大升重辑校正。此将笺解者置于编选者之前,异于常例,故四库本变为“魏天应编选,林子长笺解”。并于《提要》云“天应号梅墅,

4、自称乡贡进士;子长号笔峰,官京学教谕,皆闽人也”。考林、魏之生平,林比魏早八十余年,则此书诸多问题颇须考辨。林子长是隆兴元年进士,擅诗文。同年进士楼钥、虞俦、袁说等人的文集里均有和林子长诗,称林为同年。陈造《江湖长翁集》有与林子长唱和诗十余首,称林为计使、运使、教授、郎中、教官、右司。卷三十《祭林子长右司文》云:“其学粹醇,其文炳彪……其骚雅也,今代之元刘,其政术也,前身之求由。”魏天应是建安人,《诗人玉屑》编者魏庆之(1192?—1272?,号菊庄)之子(3)、谢枋得(1226—1289,号叠山)门人。蔡正孙编成于1300年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4)卷三《寄讯

5、魏梅墅》题注云:“故友魏梅墅天应,菊庄之子,一乡之快士,与余为四十年交,游忘于醉乡吟社中。”可知魏天应乡隐未仕,卒于1300年之前。据《宋史》谢枋得传,谢是宝四年进士,曾为考官,因忤贾似道而罢官,德元年复出,参与抗元军事活动,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后,兵败而“卖卜建阳市中……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弟子论学。天下既定,遂居闽中”,拒仕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福建行省参政魏天强行执谢入朝。谢临行作诗明赴死之意(5)。诸门生纷纷和诗,壮其行而悲其情。魏天应作《和叠山先生韵》二首并序。天应师从叠山必在至元十三年谢氏居闽之后,至二十六年之间,即谢五十

6、一至六十四岁间。魏庆之比谢年长约三十岁左右,则其子魏天应的年龄或许比谢小不了许多。诗序说“天应足患痼疾”不能为老师饯行,说明当时他的年龄不小了。据以上材料,林子长既是隆兴元年(1163)进士,他中进士时如果二十岁,则其生于1143年,如果大于二十岁,则生年更早。那么他比谢枋得和魏天应至少要早七八十年。据现有文献还找不到与魏天应同时的林子长。此林当过教授、教官,“其学粹醇,其文炳彪”,那么他评点笺解科场应试文章的修养应该不错。“官京学学谕”,可以参与评判试卷,因而能直接获得带有考官评语的科场论文。林子长的仕履期在孝、光、宁朝,社会相对安定,科举规模扩大,“每试必有一

7、论,较诸他文应用之处为多,故有专辑一编以备揣摩之具者”(6)。作教师的林子长编著《绳尺》,正应此需。此书之“出处”、“立说”、“评曰”及笺解、总评等等,皆切要实用,显示出职业文章家的专业修养。现存《绳尺》十集中,可确定时间的约一百一十二篇。每集都有林子长之后的作品,而全部作品都在魏天应以前。假定林子长中进士后又活了五十年,到1213年,则一百一十二篇中有三十九篇在1213年前,七十三篇在其后。另外四十四篇的时间尚不确定,其中或许也有林前的。这样的“假定”虽不精确,但可大致确定:林编选并笺解的篇数充其量也不过三四十篇,其余大部分由魏历时数年分三批编著而成(下详)。魏

8、天应生长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