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48930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关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志愿者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都切实存在着对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为了保证志愿者人力资源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工作分析、人员招募、人员培训、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等来探求解决的途径。 1、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者 非营利组织主要指区别于政府和私人产品的提供者——企业的组织。而我们现在所要探究的是非营利组织中强调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组织。在国外,这类组织的人力资源构成主要包括:有酬员工和志愿者。志愿人员通过
2、自身回报社会的行动,既实现了自己的精神层面的个人追求,又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社会价值。 2、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瓶颈 2.1人员选择范围小 在国外,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中,中年人比例较高。35~54岁的人所占比例为55%,24~34岁的为50.8%,18~24岁的年轻人为38.4%,75岁的老年人参和比例为33.7%。然而近几年,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繁重的工作使得人们闲暇时间减少,工作的负担也让更多人选择和家人在一起。这使得正处于事业发展期的广大中年人在志愿服务和休息之间左右为难。这也导致了目前志愿者可选择的范围相对有限。 2.
3、2人员流动性大 志愿者工作的非凡性可能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由于志愿者多数是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为社会提供这种志愿性服务的。工作的性质以兼职为主。当本职工作变化或工作的时间、地点发生变化时就有可能退出该组织。同时志愿组织的主力军——大量的退休人员和学生本身也是不稳定的。年长的志愿者很有可能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而学生群体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以上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志愿组织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的特征。 2.3人员培训的缺乏 志愿组织对人员培训方面的重视还远不及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既能给企业为了带来更多的利润,也符合员工的需要,成为
4、一种员工的福利。而在有些志愿组织中,工作的专业性相对较弱,对人员的培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既不利于志愿者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也不利于志愿者对工作产生热情,工作的积极性弱化。 2.4中国志愿者的独特难题 西方国家的志愿者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宗教传统,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志愿服务氛围。并且西方崇尚的公民社会也促使了良好的社会自我管理习惯和自主管理意识的形成。和西方相比,中国的志愿组织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政府是促进志愿组织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且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公民也没有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更没有结社的习惯。因此中国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欠缺,志愿者活动
5、发展滞后。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促进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招纳志愿者。然而随着奥运会相关任务的完成,志愿者的工作也就随之结束,这使得部分志愿者缺少稳定性、持续性,而非真正意义上由非营利组织开展的持久、稳定的志愿者行为。 3、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方向 3.1工作分析 在招募志愿者之前,根据不同志愿组织的使命和目标,结合本组织的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做出设计,制定出具体的工作分析,即对组织中的某个特定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的描述和探究过程。 例如,针对不同年龄层志愿者的特征,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志
6、愿服务社会的岗位。大量赋闲在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大量的时间,可以布置他们作一些劳动强度不大的咨询和管理协调工作。而工作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中青年人,可以让他们更多的承担技术含量高,工作难度强的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志愿者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青少年志愿者就侧重于简单,参和性程度高,培养他们服务社会和责任意识的工作。这样有助于我们合理利用不同的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用。 3.2人员招募 在进行了工作分析后,就要有针对性的展开招募行动。广泛地吸收有才华的志愿者是志愿组织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招募也是解
7、决志愿组织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因此首先,应该明确招募的目的,再有的放矢的实施行动。志愿者招募的目的主要有:增添新人手、开发新服务和寻找备用志愿者几大方面。就此展开的具体招募方法有:(1)志愿者介绍;(2)举办志愿者练习课程;(3)媒体宣传;(4)活动推广;(5)发放宣传册;(6)X络招聘等。然后针对志愿组织的不同需要进行甄选活动。 3.3人员培训 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志愿者培训对促进志愿者的工作表现,增进工作满足度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功能。培训可以使志愿者明白志愿服务的意义,更加清楚的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可以使他们具备执行任务所必
8、备的技巧和知识,从而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动机和士气,发挥服务效果。具体的培训内容应因组织的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