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33323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清末民初书法现代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末民初书法现代性研究----书法论文-->引言一问题的提出但尽管如此,“现代书法”的地位问题始终是悬而未决的。一方面,“现代书法”迄今为止仍然是一种边缘美学,并没有在整个书法文化中获得真正的学术地位;而另一方面,“现代书法”探索所内蕴的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了。这种遮蔽又是两方面合力的结果: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国力的迅速提升,维护传统,保持书法在世界文化中独特性被视为一种文化自信心的表现;与此同时,随着艺术.市场的兴起,对大众趣味的迎合成为了一种左右书法创作的意识形态。当代书法创作所具有的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促使我们回顾和思考发生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2
2、0年代之间的思想文化运动给书法带来的影响。二关于“书法现代性”的术语界定十七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尾声和启蒙运动前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在欧洲全面兴起的时期。在这个世纪,欧洲人开辟了通往中国的航路,作为欧洲向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一个标志,162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中国台湾。在文化方面,则以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入华为标志,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到了西方的近代的科学和文化。按利马窦呈给明万历皇帝的贡物清单,其中除了自鸣钟和《万国舆图》,还包括三幅天主像和圣母像油画。现代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随着而来的军事殖民主义——这个进程实际上还要早得多,它始于大航
3、海时代?开始的15世纪,《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但在十七世纪,军事殖民主义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很大的触动,真正压迫性的威胁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出现的,1840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因鸦片贸易的而兵临城下。……………第一章进化论与“汉字革命”第一节《万国公报》的诘难1887年11月,在上海的欧美各界人士联合组成了同文书会,到1892年,同文书会更名为广学会,由来自英国浸礼会的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Richard)主持,而《万国公报》自后也成了广学会旗下的刊物。从创刊至1907年停刊,《万国公报》在中国的
4、世纪刊行吋间前后长达27年10个月(其中1883年8月至少1888年12月停刊),所刊行杂志前后共987卷(册)气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万国公报》是一个重要资料库,本文所关注内容,主要在于其论及语言文字的部分。第二节从《广艺舟双楫》到“汉字革命”至于科举制下"书翰末技,争巧斗研"的非难,19世纪80年代的康有为并未予以理採,他此时宄心于对碑学的鼓吹,后来亦成为晚清碑体书风代表性人物(如图1、2)。在书法理论上,康有为将政治变革思想融汇于他的书学变革观念中,认为变革之道,书道“略与治道同”:“周以前为一体势,汉为一体势,魏晋至今为一体势,皆前数百年一变,后之必有变也。
5、”?对于科举偕法,他非但未予批评,反而是将其作为《广艺舟双楫》的压轴内容,对于这部富于创见的碑学扛鼎之作而言,自然难免继紹之丨几。康有为的警醒要到甲午海战之后,在《广艺舟双楫》脱稿十年后的光绪二十四年(1998年),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题目叫《请废八股试帖偕法试士改用策论摺》,他主张。事实上,对于汉字改革问题,当时已经有人给出了方案,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张制新字,如宋衡、谭嗣同、梁启超等人。被梁启超称为“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就说:“语言文字,万有不齐;越国即不相通,愚贱尤难遍晓。更若中国之象形字,尤为之梗也。”?—种是主张以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如沈学、蔡毅若、卢
6、赣章、邢岛、王照等。至于拼音化的方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以汉字的基本点画来作音标,有的是参照日本假名汉字种截取音标符号,有的则是直接用罗马字另起炉灶。……………第二章现代性与民族性………19第一节章太炎的文字学与书学观点………19一章太炎文字学的现代性………20二章太炎的书学观点……22第二节国粹思潮与书法………24一“不类方更为荣”………24二“发愤保存”的黄宾虹……26第三章“中国的文艺复兴”与书法…30第一节金石学与“文艺复兴”………30一美术与书法…………30二跨语境的书法实践…………32第二节科学与书法……………34余论…………38第三章“中国的文艺复兴
7、"与书法第一节金石学与“文艺复兴”但梁启超也提到有一门学问颇与美术相关,那就是金石学:“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包世臣一派专讲书势,则美术的研宄也。”②清代金石学兴盛的动力,是将荒野、地下发掘的古代碑碣砖瓦、钟鼎彝器作为古学研宄的材料,而学者在研宄其铭文的同时,也体认了其在书法上的价值,于就有了专讲书势的分支。就学术兴趣而言,梁启超本人也是这个领域的实践者,受乾嘉以来金石考证风气的影响,他一生收藏的金石拓片达1000余种,③并写下了大量的题践,而就他本人的书迹而言,其偕书风格近似于《张黑女墓志》(图3)。按梁启超的"复古”论,金石的发掘和研宄文艺复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