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

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

ID:22332054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_第1页
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_第2页
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_第3页
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_第4页
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历史教学方法探析----历史教育论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学方法探析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日益枯竭,许多生物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沙尘暴……这些生态恶化现象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阵地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方面明显不足。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成为每个历史教师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曾在这些方面做过

2、一些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历史教学生态意识教育资源一、充分利用教材中有限的显性信息进行生态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生态保护的信息是很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有限的信息作为切入点,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关于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有“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的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当时人们的做法,然后指出: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固然使土地资源得到开发,historyedu/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的,是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在学习清朝“摊丁入亩”的影响

3、时,教师在讲完教材内容后可设计一个问题:地丁银制度的实行,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学生经过讨论后踊跃发言,教师最后总结: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后来我国人口膨胀的庞大基数;为养活更多的人口,政府和民间大规模地开垦土地、围湖造田、造成森林大面积消失,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教材中对人口增长只给予肯定的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二、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生态史观教材中关于生态环境的隐性知识是相当丰富的,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主动挖掘,就会有很大收获。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有关地图上黄河名称

4、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得出:唐朝以前的黄河叫河水,唐以后开始叫黄河。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黄河名称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先秦以前黄河水是清澈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茂密、植被完好、水草丰美,后来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日益增多,河水变浑,至隋唐时期改名为黄河。那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从秦朝至唐朝,导致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有哪些?学生相互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①从秦朝至唐朝,各个时期土地的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②从秦朝至唐朝,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几乎每个朝代都大兴土木,对周边地区的林木过度砍伐,造成植被严

5、重破坏。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几乎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北方少数民族对草原的过度垦殖造成生态日益荒漠化。④频繁的战争对生态的破坏:秦末的农民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十六国时的混战,隋末农民战争等等,每次战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教师进一步指出:从先秦至汉唐,黄河中游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也曾经是植被完好的地区,但随着人为的过度垦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日益贫瘠、气候日益干燥、自然灾害频发;至宋元以后,黄河中游已经完全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政治中心也随之转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幕悲剧。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多数学生都扼腕叹息。这样教育的目的达到了。

6、三、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生态意识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强化学生生态意识的好“战场”。在每次活动前,教师要精心安排和布置,以达到最佳效果。具体做法是:①确立好主题后每班分成几个大组,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用2~3周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如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集相关知识、到书店购买相关书籍、深入社会调查了解等)获取相关主题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提出本组的观点,形成书面材料。②活动课上,教师作为主持人,让各组代表轮流发言,阐述观点,做到史论结合。③组与组之间的辩论。④教师总结。⑤各组根据答辩情况和教师的建议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每次活动大约需用5~6周的时间。两年中,我们共开展了五次研

7、究性专题活动,先后进行的课题有:“楼兰古城留给我们的思考”“关中平原丧失政治中心的原因探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几个时期及原因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美国西进运动的功与过”等。每次活动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良好的生态史观已基本形成。总之,在当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的形势下,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教科书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处理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