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2040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电信业的规制及竞争力问题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信业的规制及竞争力问题研究摘 要:随着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约束转向无序。在竞争趋势方面,国内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竞争重点体现在互联网和长话业务领域竞争方面,大客户是竞争的焦点。电信市场的ICP、EMAIL、数据库、传真、视频会议等增值业务首当其冲地受到较大冲击,对电信企业的稳定增长产生影响。在此,本文围绕如何提高电信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电信;竞争;规制 电信业具有明显自然垄断特征,即规模经济、外在性和成本弱增性,这决定了在任何产权制度下电信业都要受到政府的规制。这些规制主要包括:市场准入与退出、电
2、信资源分配、网络互联互通、电信普遍服务、电信业务资费、电信技术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等。 一、电信业的特征及其规制改革 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电信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规制方式。但由于技术与需求的变化、市场的扩大导致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发生变异。在现代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理论推动下,世界电信业的规制改革经历了由严格规制到规制放任的转化。我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历程也符合这一国际化改革浪潮,从1998年进行规制改革开始,中国电信行业历经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国电信行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固定网电信运营企业拆分重组卓有成效,目前,在基础电信领域,已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
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和中国铁通等6家重要基础电信公司,它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与其他经营业务的公司展开竞争。在增值电信及互联网相关业务领域,一个更加开放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 二、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SCP分析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电信业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格局开始向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竞争等多种类型转变。2002年12月,中国电信再次分拆。最终形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等6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各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业务形式方面,市话本地网上,电信、
4、联通、铁通及广电都可涉猎;移动业务上,出现了联通与移动双寡头竞争;宽带产品上,电信、吉通、网通、联通、铁通、长城宽带、广电都可参与,而且是外资进入的重点。IP电话业务上同样有了电信、联通、吉通、网通。在网络接人上更是涌现出150多家ISP。在市场份额方面,2002年各运营企业的业务收入市场份额为:中国电信33.1%,中国网通164%,中国移动36.7%,中国联通12.4%,其他企业1.4%。2003年6月底,我国各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占业务收入的市场份额为:中国电信31.1%,中国网通16.6%,中国移动37.4%,中国联通13.4%,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为1.5%。这说明总的
5、电信产业经过历次改革和分拆后,逐渐形成了多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更可喜的是,电信业在拆分过程中开始引人民间资本,改变了国有独资的局面。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上市,电信行业的投融资壁垒大大降低。 从市场行为来看,电信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竞争比较明显,各个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广告、产品质量、产品服务和品牌等方面竞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在价格竞争方面,尽管电信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有政策“高压线”,但是各家运营商仍频闯红灯,大打价格战,在有些区域性竞争中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现象。这一方面表明市场条件下的企业为获取利润的竞争动力;另一方面也表明现有的价格规制体制滞
6、后于市场发展的事实。 从市场绩效来看,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迅速,2004年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完成5188亿元,同比增长12.6%。另外,电信企业的供给能力大大提高,数据显示,我国电话用户数从1979年的203万户到突破1000万户用了13年时间;从1000万户到突破1亿户用了6年时间;从1亿户到2亿户用了2年时间;从2亿户到3亿户用了1年的时间。我国电信业所取得的成绩表明,放松规制、引入竞争的改革思路的正确性,它为我国电信业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三、着力提高电信企业的竞争力 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将电信跨国公司能否对全球电信市场发挥巨大影响,是否拥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客户
7、、占有较高国际市场份额作为衡量指标。 1.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在国际市场开发的初级阶段,采取低价战略、模仿战略和差异化的营销方式在国际市场推出技术成熟的传统产品和低端产品以占领市场是对的。但是,产品的最终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只有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国际市场上,需要推出差异化、多元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低端产品占据低端市场,高端市场的竞争多是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端产品的竞争。因此,必须立足于产业的上游,大力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推出全方位、多层次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