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

ID:22301222

大小:63.8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8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_第1页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_第2页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_第3页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_第4页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童庆炳考研笔记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一、十二章叙事作品与抒情作品1、叙事作品概念及基本特征233答: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同抒怡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的话语类型。在原始文化中就存在着通过口头讲述或吟唱而流传的关于祌祇、英雄或祖先事迹的故事,即早期的祌话和史诗,这就是扱早的叙事文学。如上古时代希腊人的《伊利亚特》、印度人的《序诃婆罗多》、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等都属此类。我国古代的神话也包含一部分属于叙事性质的神话,如后羿的传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文学作品的样式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趋于丰富、复杂和多样化。尽

2、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一大批文学作品中发现同早期祌话与史诗的某些基本特征相似的东西。古老的后羿传说是讲一位神化了的英雄后羿的神奇事迹;而《阿Q正传》讲的是近代中国农村的一名愚钝卑微的农民的生平事迹,二者显然差别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两者都是讲述故事。“讲故事”即叙事,构成了一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文学的叙事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对象一般是社会的人,这是文学作品的共同对象。而叙事性作品不同

3、于抒情性作品,表意性作品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着重表现的不是主观的思想感情,而是客观的事件。文学都是对现实的把握,但把握的角度不同:抒情表意文学所要把握的是社会现实的精神或惜感意义,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领悟与认识,因而其内容主要是对内在的思想情感的表现。叙事文学则是讲故事,即通过对外部事件的描述来把握社会现实本身。社会是通过人们相互间的关系、行为而形成和发展的,对现实的把握必须是对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的把握。叙事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

4、及其意义。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系统,同一般话语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即所指对象不同。一般话语的所指对象是在话语之外的世界中。比如史书上记载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西行赴天竺,游历17年后回到长安。这段话语所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人和事。这段话语的真假要靠作品之外的其他资料,如别的文献、实物证据等加以验证。而文学的叙事话语则不然,小说《西游记》的叙事内容也是讲玄奘西行的事,然而其中所指的对象仅仅存在于这个故事的叙述话语之中,我们不能也不必用作品话语之外的资料来验证真假,只能看人物与行为在整个话语中的

5、关系如何,是否合乎生活逻辑与情感逻辑。这就是说叙事文学是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这是敍事从街谈巷议或实用记事转化为艺术的关键。一部小说如果不能使读者根据小说中世界的逻辑去思考和感受,而总是使人把他当成实际中已发生过的人和事,读者的兴趣便从书屮转移到了身边的现实。这是黑幕小说或影射文学常会产生的非审美效果。即使是报告文学,如果读者只关心其人其事是真是假或在何时何地,同样不能产生审美效果。只有当读者仅仅被叙述逻辑的合理性以及描写、抒情和解释所吸引时,才会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优秀的

6、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然而乂超越了个别的、已经发生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但却确在更木质的层次上揭示社会现实的内在意义。2、事件、人物与场景的关系(叙事内容-故事)237答:叙事=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叙事动作叙事内容=故事+结构+行动故事=事件+情节+人物+场景(―):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个事件,黛玉葬花也是个事件。作品中的事件由若干层次构成。比如屮国古典戏剧文学名著《西厢记》,可以说是讲述了一个事件,即张君瑞与

7、崔莺莺的恋爱经历。这个总的事件屮包含着一系列小的事件:两人的邂逅、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老夫人赖婚、红娘传信等。这些小的事件还可再分为更细小的事件,如崔张的初次相见就包括崔氏母女寄住西厢、张生游玩至此此、佛殿前偶遇等。整个事件就由这不同层次的小事件构筑而成。我们可以这样切分下去,直到最小的细节,只要是对整个叙事有意义的,便可成为最初级的事件,也就是最小叙述单位任何事件在作品屮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但每个事件在故事屮的关系和作川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首先可以根据这些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而划分出两大类别:第一类事件的作用是推动故

8、事情节的发展。比如《西厢记•惊艳》一折中张生在上京赴考中打算去探望杜确,这是一个很细小的事件,因为访友的打算并未实现。但这个事件却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因打算访友而滞留于城中,从而有去普救寺游玩的事,故事巾此而展开;二是打算去探望的杜确是镇守蒲关的征西大元帅,这就为后来解围埋下了伏笔,而解围又是崔张关系发展的重要契机。可见,打算访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