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ID:22300652

大小:8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_第1页
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_第2页
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_第3页
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_第4页
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血管密度和层粘连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宄郭炜1陆永建2郝卓芳2廖德贵2李琚1(1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510150;2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10260)【摘要】R的探讨人脑胶质瘤屮层粘连蛋O(L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良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50例人脑胶质细胞瘤(I-n级17例为一组,III-IV级33例为一组)组织屮的LN表达情况和MVD计量;另外,取脑外伤及自发性脑出血开颅减压术屮切除的正常脑组织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LN在胶质瘤屮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对照组(X2=6.497,p<0

2、.05);②各级别胶质瘤组织屮均有LN表达,主要表达于胶质瘤血管内皮基底膜屮及部分胞浆屮,低级别胶质瘤(I级和II级)17例,LN表达阳性率为64.7%;高级别胶质瘤(III级和IV级)33例,LN表达阳性率为88.65%。LN在高度恶性的胶质瘤屮的表达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278,p<0.05);③高级别胶质瘤(m级和IV级)与低级别胶质瘤两组MVD有显著性差异(rs=0.4139,p<0.01);④LN的表达与MVD相关(F=5.136,p<0.01)。结论①LN在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屮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胶质瘤血管的形成;②LN和MVD与胶质瘤良

3、恶性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脑胶质瘤病理诊断的补充指标;③LN可作为治疗脑胶质瘤的靶向目标,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指导方向。【关键词】层粘连蛋內微血管密度胶质瘤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外基质【屮图分类号1R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1752(2012)02-0118-03人类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和复发是受一系列因素的调控及相互影响的结果,其屮促使肿瘤细胞趋化、粘附和迁移以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脑肿瘤的发病率约为每10/10万/年;其屮胶质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原发脑肿瘤的35.26-60.96%(平均44.69%)[1]。由于胶质瘤

4、以浸润方式生长发育,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因而手术完全切除闲难。虽然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能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但总体疗效不佳,患者的2年生存率不足30%,而且0前对此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不管胶质瘤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程度如何,它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都表现为广泛的局部侵袭而罕见颅外转移,有报道表明单个的胶质瘤细胞可以迁移到距离原发肿瘤闭块4.0〜7.0cm的地方[2】,而且它的侵袭特性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无关,即使低级别的胶质瘤也表现为广泛的侵袭性生长。肿瘤血管的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通过血管,肿瘤细胞可获得呈指数级的分裂和侵袭能力。LN是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也

5、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armatrix,ECM)的主要成分,它具有影响细胞的粘附、迁移的重要作用,有多种重要而复杂的生物学功能[3】,在肿瘤血管生成的早期起着一定的作用[4】。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脑胶质瘤中LN的表达和微血管标记后定量计数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脑胶质瘤生长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临床资料:随机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50例手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作为研究组,包括男31例,女19例,年龄范围6岁–72岁,平均36.66岁,男:女=31:19。所有标本用1

6、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常规病理诊断。按2000年WHO关于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及分级标准[2]进行分类和分级,其中胶质细胞瘤I级9例;胶质细胞瘤II级8例;胶质细胞瘤III级20例;胶质细胞瘤IV级13例;小脑、桥脑星形细胞瘤7例;大脑星形细胞瘤43例。并对每例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记录生存吋间。随访吋间2〜36月,平均(16.4±9.1)月。对非本疾病引起的死亡病例排除在外,本研究组中死亡患者均由本疾病所致。另取8例正常脑组织(取自颅脑外伤或自发性脑出血手术切除的非肿瘤脑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1.主要试剂:鼠抗人LN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CD3

7、4单克隆抗体,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二、方法1.SP免疫组化:依据患者姓名及病理号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调出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标本,4&micr0;m连续3张切片。1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按WHO标准核实或修改病理诊断;另2张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步骤:先将切片脱蜡水化,0.01mmol/LpH6.0的枸橼酸盐缓冲液中热引导抗原修复15min,3%双氧水室温孵育lOmin,—抗工作液(LN原液按1:50稀释,CD34原液按1:50稀释)4°C过夜(>12h),第2天加二抗室温孵育20min,再加辣根酶标记的SP室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