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

ID:22293412

大小:110.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28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_第1页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_第2页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_第3页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_第4页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修第四章--加强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适用全院所有专业经管艺术系级17级新闻、金融;会计1、2、3、4、5班;17级国商1、2班物流1、2、3班;酒管丄丄班17级电商1、3、5班、艺术张苗苗教案首页本次课标题: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授课日期10.231A1B10.242A2C10.253B10.264A4B10.275A5C授课班级17级会计1、2、3、4、5班;物流1、2、3班;电商1、3、5班;酒管1、2班;金融、新闻、艺术;国商1、2班课时2上课地点3301教学0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提高大学生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1

2、、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3、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正确看待当代社会发展与道德生态建设的问题,树立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心理认同和投身实践的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重点难点重占•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道德生态现状;难点: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作业或考核思考题:结合自身实际,当代大学生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参考资料1、季羨林:《季羨林谈人生》2、于丹《〈论语〉心得》3、杨澜著:《一问一世界》4、多媒体资料一周新旺感谢信,武汊“江家秤”教学

3、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方法与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复习引导复习人的本质,由感谢信引出本堂课提问讲授(口述)考答思回5分钟告知目的展示学习框架,明确学习目标,提出疑问,引发思考,展开本堂课的讲授的重难点设问、启发讲授(口述)个别回答5分钟课程新授1、人为什么要讲道德?2、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道德生态现状?3、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结合PPT理论授课的同时穿插案例讲授,结合思考题,并配合视频,提出疑问,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分组演讲讨论70分钟分析总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正确看待当代社会发展与道德生态建设的问题,树立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心理认同

4、和投身实践的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讲授或提问记录分析5分钟课后作业思考: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讲述记录5分钟后记本次课尝试着拿出一些典型的道德现象,让学生多说,老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评述。注意,老师的评述要具有某种超越性,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更全面深刻的思維能力。在认识的基础上,要教育学生日行一善,从小事和现在做起。教学内容E复习导入3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人的本质是什么?”,并观看一封来自王淑珍的感谢信,导入本节课。E告知目的】主要内容:一、人为什么要讲道德?二、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

5、发展与道德生态现状?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和正确看待当代社会发展与道德生态建设的问题,树立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心理认同和投身实践的思路,引导学生树立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程新授】导入:同学们好!大家知道,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需要两种最基本的规范力量。“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离娄上》)孟子这句话道出了社会秩序的良性维护需要道德与法律这两种基本规范力量。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是应该且必须如何的行为规范,道德则是非权力规范,是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具有社会效用的全部行为,而法律

6、仅仅规范那些具有重大社会效用的行为。试想,为什么“不应该杀人放火”是法,而“应该让座位给老弱病残”则仅仅是道德?那么,什么是“道德”呢?我们在对别人的行为做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评价时,我们往往并未反思什么是“道德”本身。课堂活动一: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以吃饭为例,西方人习惯用刀叉,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许多有教养的印度人却习惯用手指。这些行为是道德的行为吗?答:否。正如不能因为一个人喜欢吃馒头而说他不道德一样。因为这些行为习惯不具有利害社会之效用,无所谓道德不道德。为什么诚实与欺骗、节制与放纵、公正与不公正、人道与非人道等都是道德规范?是因为这

7、些规范具有利害社会之效用。(2)独自生活在荒岛上的鲁滨逊,他的勤劳、勇敢、节制、智慧、顽强等行为规范和特征是否为道德品质呢?答:否。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全在于社会的需要,而并不在于个人或自我的需要。因此,道德必然是社会制定并认可的,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现象。鲁滨逊的上述品质就像他的肌肉的力量和奔跑的速度一样,是一种非道德的品质。道德是維系社会运行的最基本规范力量。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