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79716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高考诗歌鉴赏的设问与答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高三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设问角度及解题技巧一、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的特点选题范围:古代诗歌,不选新诗。命题形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题量:1题分值:6分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考查方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
2、的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二、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设问角度古代诗歌题的设问既可以从一个角度设问,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设问,还可以综合设问。具体到一首诗,只有对不同角度的问题都能解答,才能算是真正理解。下面举例说明设问的不同角度。(一)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例① 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问:诗中第一、
3、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例②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回答问题: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2.对
4、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诗歌意象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烘托性意象,还有组合的意象等。例①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回答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例②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5人教新课标高三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例③读王维的《送元二使
5、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问题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例④阅读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回答问题问:本诗清幽绝俗的意境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答:竹林、孤琴、长啸、明月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例①阅读《长歌行》(节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步努
6、力,老大徒伤悲。”回答问题问:本诗的主题是什么?答:人生也有盛衰,宝贵的是精力旺盛的少壮时期,应该及早努力,如果不抓紧大好时机,等到老年时徒然伤悲也没有什么用了。例②阅读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回答问题问: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体现在那几句?答:这是一首杰出的古代政治讽刺诗,作者巧借吟节令景色,对时政予以讽刺。本诗主题体现在第三、四句。假借吟寒食节,巧借蜡烛达到对时政的讽刺的目的。4.对所抒感情的理解例①阅读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7、,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回答问题问:“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流露出对混浊官场的鄙视。例②阅读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回答问题问:诗人对劳动人民,对统治制度是什么态度?答:“四海无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种的土地了,农民种得广,收得多,本应过上富裕生活,而现实却是“农夫犹饿死”。诗人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5.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例①读王安石的《梅
8、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回答问:全诗用梅花来比拟人的品格,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意?答:作者赞美梅花的高贵品质,实际上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是借物言志的一种方法。例②阅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回答问题问:本诗明写对项羽的赞扬,暗写了什么?5人教新课标高三答:讽刺了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君臣,是多么贪生怕死,懦弱无能。例③阅读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