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是一种体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是一种体验----教师评职称论文-->我学龄期间的体验不光是学校里有组织的那种,很多还来自于自我的体验。我小学时候的第一堂劳动课是手工课,老师要我们每个学生带针线和两小块布头,这堂课的内容是学会打补丁。这堂课的记忆着实有点痛苦,我们这些六七岁的孩子都是第一次做针线活,很多人手指都被针扎流血了。以后我们大多数人都没再拾针线,衣服都是买成衣,没等穿破又换新的了。就跟我下乡种地后加深体会了粒粒皆辛苦一样,刚入学的第一堂劳动课,让我以后的几十年里时时回想慈母手中线是同样一个意境。1现在教育的问题现
2、在教育的问题,要么就是死命地灌输,考个高分上个好学校就是学生的终极目标;要么就把孩子捧上了天:会弹两只曲子,好!会几笔涂鸦,好!会拍几下皮球,简直就能去里约参加奥运会了。我从小学起就一直是班长,大家公认的好学生,三年级时有一天突发奇想,想尝试做一次“坏”学生,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一次翘课,结果招来了班主任的家访,以及母亲的一顿痛打。初一时被一个同学欺负狠了,突然发飙起来,用板砖给那家伙开了瓢。班主任照例又是家访,出乎意料地母亲这次倒没施行家暴,只是很平静地说了句:打坏了人可是要吃官司的。有些体验属于不自量力,小
3、学六年级时一次郊游,适逢一处民宅着火,脑袋一热便冲上去灭火,火场的消防员一声大吼:“找死!”一下就把我给扒拉到后面去了。教育除了授业解惑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你一种多样性体验。老人家当年斥责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培养的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这个说法在我看来至今还是有合理成分的。学工学农使我们知道做工种地的艰辛,更体验生活的大不易。只想着给孩子玫瑰样的幻景,不愿孩子直面严峻的人生。其实,一种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社会现实有真实的认识,以此积累实际的认知,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好的选择
4、5377;我认识一个在加州大学读博士的北京女子,她的孩子刚两岁,吃饭不用大人喂,吃完了饭,自己拿来扫帚簸箕,把掉地上的饭菜打扫干净。这个年轻的母亲说起自己的育儿经,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弄出来的事情,自己去解决。2正面教育十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北京市少管所,几个孩子,一堆案例,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封闭的灌输式教育,或者把孩子捧得晕头转向的虚幻的正面教育,一旦接触社会实际,遇上负面的东西,总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会崩溃,会往下坠。这两种形式的教育手法,都没有培养起孩子的自我担当,遇上事情就惊慌失措,想着别人来给自己擦屁股&
5、#65377;有种说法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讲的就是从小有认识,有担当。好的富人家的孩子,从小也是穷着养,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没有人来管你的那摊子烂事。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在我眼里,远胜过会得高分的孩子。在我小时候,说一个小孩会打酱油了,那比他考个一百分还要令他们家大人高兴;毕竟,考试是为自己考,打酱油则是在为这个家出力。现在的孩子早就不用靠打酱油为家里出力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我们的家长把“早学多学”的时间段不断前移,甚至从上幼儿园就开始了。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6、5377;“体验教育”就是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这里的“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对促进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体验教育既应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注重少年儿童这一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它要求少年儿童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
7、质,外显为行为。3体验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培训和教育形式学得越早,起跑就会越领先,尽管有人批评说这所谓领先不过是我们让孩子在裁判的枪声未响之前“偷跑”,只不过是早学先学罢了,但是家长仍前赴后继地选择牺牲孩子丰富的童年,把打酱油等带来的喜欢提问,极具好奇心,愿意演绎推理,善于发明,善于反思的乐趣也同时淹没掉了。它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OutwardBound),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体验式教育迅速发展。特别是体验式培训,在提高员
8、工素质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