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防震规划

十一五防震规划

ID:22267277

大小:90.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28

十一五防震规划_第1页
十一五防震规划_第2页
十一五防震规划_第3页
十一五防震规划_第4页
十一五防震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一五防震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一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征求意见稿)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06年—2020年,重点规划2006年—2010年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编制方法依据《规划编制条例》。本规划作为中央政府指导防震减灾领域发展、决定防震减灾重大工程和安排投资的依据,并指导各级地方人民

2、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一、形势与需求(一)多震灾国情与防震减灾的持续努力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二十世纪发生在我国的破坏性地震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55%。我国大陆基本处于地震烈度6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7度以上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三分之二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邢台、唐山大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尤其是“十五”期间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

3、作体系建设,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各级组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防震减灾领导指挥系统;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组成的防震减灾法律框架初步形成,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逐步开展,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得到加强;组建了集中统一的现代地震防御和研究机构体系;防震减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50%左右的地震台站实施了数字化改造,具有较高的地震监测精度、地震速报和前兆信息检测能力;可监测3.0级地震的区域占国土面积90%;地震速报的时间缩短为10分钟;地震预测实践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4、,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地震作出了近20次成功的预测;编制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并在各类抗震设计规范中得到应用;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监管得到加强,大部分省区地震安全性评价达到应评价项目的70%—80%,绝大多数省市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进入了政府行政审批大厅;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有所提高;建立了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全国各省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所有市县编制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在当地政府组织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实施有序、高效的应急处置;组建了国家救援队和部分省级救援

5、队并实施境内外地震应急搜救;防震减灾的科普宣传和法制宣传进入社区;多项重大基础科学工程完成并投入应用。(二)未来地震形势及其灾害风险2006年—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7.5级;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大陆西部,尤其是南北地震带存在发生多次7级地震的危险;大陆东部地区存在发生多次6级地震的危险,华北地区可能发生接近7级的地震。大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将造成建筑物的大面积严重破坏,导致数千以至上万人死亡,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社会功能的瘫痪。南水北调

6、、西气东输、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及西南地区梯级水电站,国家公路、铁路主干网中的桥梁、隧道以及光缆干线等,也面临强烈地震的威胁。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城市的扩展、卫星城建设的选址,在建设布局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向着不宜建筑地段拓展。这些潜在的危险,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的重大需求2006年—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

7、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保护人的生命和生存环境、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地位,要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安全保障。在人均GDP一千美元向三千美元的过渡中,社会公众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必然对公共安全提出更高的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来自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大工程、大中城市尤其是城市群、以及农村城镇化趋势,迫切需

8、要整体提升综合抗御灾害的能力。随着技术发展和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度密集、高速运行、复合功能、系统巨型化、以及关联依赖性等发展趋势对安全运行提出更高的需求。综上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提出的重大需求主要是:使未来地震的风险能够预期;避免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应急工作有序高效,尽可能把应急状态控制在局部范围,减少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缩短灾害恢复周期,避免和减少灾害给经济运行造成的中断或迟滞;为社会提供适合需求的、高质量的防震减灾公共产品和服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