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ID:11936123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_第1页
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_第2页
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_第3页
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_第4页
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头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地震监测预报规划前言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的科学基础和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国家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防震减灾工作的成效。包头市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在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设功能完善的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对提高我市的防震减灾能力,保障我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快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现状㈠包头市及邻近地区未来地震形势我市位于自治区中西部,在地质构造上

2、处于河套断陷盆地的中部,行政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分布多条规模较大并且相互交汇的活动断裂,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震地质条件。国务院于1995年将我市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地区。历史上,在我市曾于公元849年发生7级地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市及邻近地区(我市100公里范围)发生2级以上地震1000余次,4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1996年发生的6.4级地震给我市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巨大损失。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将一直处于地震的活跃期,地震形势仍十分严峻

3、,我市所处的内蒙古河套地区仍存在着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㈡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现状我市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群测群防到专群结合的发展历程。1984年随着市地震局的成立,我市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二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1996年包头6.4级地震以后,随着市委、市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程度和投入的进一步增加,我市的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⒈地震监测我市建成了由石拐地震台、土右旗地震

4、观测站、一机集团地震观测站组成的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开展了以地壳形变、地壳应变、地壳形变电阻、大地自然电位、重力、地震电磁辐射、地下水位为内容的观测工作,部分观测手段实现了数字化观测;建有覆盖我市主要活动断裂的地震宏观观测网;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对包头地震台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地震遥测,使1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监控能力达到2.5级,定位精度达到15-20公里,地震的速报时间为30分钟;建立了包头地震短波、超短波应急通讯网。⒉地震分析预报多年来,我市地震分析预测工作一直致力于河套断陷盆地地震活

5、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和地震短临前兆异常的跟踪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震情预测分析。通过多年努力,我们对包头地区以及河套盆地的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能对某些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中长期预报(例如包头6.4级地震)。近十年来,我们针对包头地区和河套地区提出的震情会商意见和所作的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多次受到自治区地震局的表彰和奖励。虽然我们在研究包头地区和河套地区的地震活动方面积累了较丰富资料和一定的经验,但是这项工作仍处低水平的经验性探索阶段,工作的风险和难度很大。㈢我

6、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⒈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日益恶化。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观测数据的质量,台站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任务艰巨。⒉地震观测前兆台站仪器严重老化、数字化程度低目前地震前兆台站的观测仪器除少数进行数字化改造外,其余均为模拟设备,地震台站的监测技术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由于十几年连续观测运行,大部分设备老化严重,已远远不能适应地震监测的需要。3.地震监测台站数量少,地震监控能力低下我市行政区域内仅有2个地震观测震台站

7、,并且隶属于自治区地震局,由于台站数量少,以及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我市地震监控能力低,地震应急反应速度慢。4.地震宏观观测网点少,群策群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地震群测群防是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当前农村管理体制、事业经费短缺等因素的制约,我市的地震宏观观测网存在网点密度低,覆盖范围小,观测人员的素质低等不足,“群策群防”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5.地震监测预报人员知识老化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人员应具有很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由于经费短缺,我市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

8、人员多年来一直缺乏系统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急需加强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以适应地震观测技术、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㈣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社会需求1.建设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需要现阶段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其中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的科学基础和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灾害预测、预警和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工业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