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67272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陈与义《雨》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雨陈与义①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分)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8、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
2、。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9、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
3、。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诗句分析潇潇秋雨、西风吹衣,燕子南归、梧桐叶落,家徒四壁、京城繁华,秋心归依、游子思乡。“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燕子南归勾起归家之思,梧桐叶落兴起失志之慨。冷冷的秋风吹动远在异乡的人的衣衫,亦吹动了客居之人的思绪。不禁感觉秋风无比的凉,“一凉恩到骨”即一股凉凉的秋风恩入骨髓,身心俱冷,本在繁华京城却是闲居之人。怎能不升腾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伤和悲慨呢?陈与义的咏雨诗作陈与义
4、是宋代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陈与义的诗歌中不仅关于“雨”的篇什多,而且颇有情趣。一、前期创作1.雨,自然界移形换景的精灵陈与义的作品大致以靖康元年(1126)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前一个是北宋时期,大多数是抒写平时的闲情逸致。从青年时期开始,陈与义就显示出其独特的诗人气质。他用他那敏锐的双眼观察着自然风物一丝一毫的变化,单纯而天真地对大自然发出心灵的歌唱。陈与义还写了数量众多的咏物诗作,水墨梅外,曼佗罗、荼蘼、腊梅、菊花、海棠等都一一被诗人驱遣于笔端。而在陈与义这众多的山水咏物诗中,”雨”这一意象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子。正是”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5、》之二)雨是一个布置场景、调节气氛的高手。在它的授意下,平凡的景物都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这些平素里看惯了的山川和日常熟稔的花草一经雨的调教下,顿时焕发出了奇异的光彩。诗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只要下雨,诗人休日里也要早起,半夜中也要聆听。2.雨,仕旅生涯的缩影南渡之前,陈与义的生活比较安定,由于仕宦家庭的熏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同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从少年时代起就胸怀大志,热衷于功名。(“少年争名翰墨场。”《感怀》)但是自他于一三年在太学上舍及第之后,却并未受到重用,只被授予了文林郎、开德府教授、辟雍录等几任小官。虽曾因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而被擢为太学博士,但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很
6、快就遭到了贬黜。在这段偃蹇的岁月里,陈与义不满于朝廷对自己的冷遇,也厌倦了案牍的劳累,并且发出了”为官不救饥”(《年华》)的感慨。翻开这一时期的诗作,往往愁苦满眼。但诗人对这种个人生活遭际的抒发,常常因风雨而起兴。3.雨,片刻的得意在陈与义早期的薄宦生涯中曾经有过一段#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短暂的辉煌时期。宣和年间,葛胜仲向徽宗推荐陈与义的墨梅诗,徽宗大为赏识,立刻召见陈与义,有相见恨晚之叹。宣和四年,陈与义被擢为太学博士,次年春又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同年夏日,他又和五同舍集葆真宫池上避暑,分韵赋诗,诗成,出示座上,皆诧为擅场,京师无人不传写。这时期诗人受到了
7、朝廷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为国家效力。一朝青云得志,心情随之发生变化。二、后期创作1.忧国的情思靖康年中,无论是家国的政治生活还是诗人的小天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人的铁骑所向披靡,而赵宋王朝则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倾亡的危险。人们纷纷从中原逃往江南。诗人陈与义亲历了这场巨变,他自己也五载飘零,从陈留展转逃到湖湘。在逃难的过程中,他充分体会到了大家与小家那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他跳出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视野渐宽,不再停留于个人的浅吟低唱。而是以家国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