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

ID:22261815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_第1页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_第2页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_第3页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_第4页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251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应用’>1251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颌部恶性肿瘤中应用【摘要】目的探讨1251放射性粒子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先前制定的1251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对16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单纯粒子植入治疗或手术配合1251粒子植入治疗,其中腮腺65例,颌下腺28例、舌根根部19例,口底16例,腭部小涎腺22例,唇颊部16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前与治疗后1-3个月的三维CT检查进行对比发现均没有转移灶或复发,随访10-

2、24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手术配合粒子植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9例患者局部未发现明显新生肿物,单纯粒子植入的7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均见病灶不同程度的缩小、不适症状有所减轻。结论1251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口腔领面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显著,对口腔领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46-01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患者的吞咽功能、语言功能以及面容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以手术为主综合性治疗口腔颊面部恶性肿瘤

3、仍是主流,治疗恶性肿瘤仍是“手术、放疗、化疗”三联的疗法[1]。但常规放疗、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造成了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极大伤害,副作用特别明显。那么,作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放疗方法-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已逐渐获得临床医生的青睐。1资料1.1临床资料到我院就诊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166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男性92例,女性7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5.3岁,其中腮腺65例,颌下腺28例、舌根根部19例,口底16例,腭部小涎腺22例,唇颊部16例。手术配合粒子植入口腔领面部恶性肿瘤的患者89例,单纯粒子植入的患

4、者77例。1.2放射性粒子源[2]上海欣科公司生产的1251放射性粒子(国药准字号:20041350),呈圆柱形钬合金外壳,长度:4.5mm,直径:0.8mm,平均能量:27_35kv,半衰期:59.6d,组织穿透力:1.7cm。1.3治疗方法首先“近距离放射治疗”中所说的“近距离”指将放射性同位素元素材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植入肿瘤组织5cm范围内,甚至肿瘤组织中[3],使其充分发挥疗效与功能。术前行三维CT或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确保全面的了解肿瘤病变组织及周围组织的情况,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系统),精确计算1251粒子源植入数量及分布,确定

5、植入肿瘤的导针位置、方向,实施1251插植治疗,这样可以确保粒子植入部位能够得到持续、低剂量辐射。表浅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直接行插植治疗,深部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需要CT立体定向扫描,通过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核素碘粒子,并进行效果验证[4]。1.4术后疗效判定将治疗前与治疗后16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观察肿瘤是否有转移灶或复发。治疗后随访,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2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3个月所有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三维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均没有发现肿瘤的转移灶或复发,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手术配合粒子植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

6、瘤的89例患者局部未发现明显新生肿物,单纯粒子植入的7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均见病灶不同程度的缩小、不适症状有所减轻。其中8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4例患者舌体略麻木,3例患者咽部不适、咽痒、咳嗽,1-3周后缓解,其余患者未见不良反应,患者也无任何其他不适主诉。3讨论作为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即:手术、放疗、化疗,三联疗法。对于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由于一些患者担心自己的面容受损或者身体原因无法耐受而拒绝手术治疗。常规放疗、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造成了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极大伤害,也同样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这也成为手术、放疗、化

7、疗在临床使用的瓶颈。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无疑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新寄托,而放射性碘粒子在国外用于治疗肿瘤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皮埃尔•居里于1901年首先提出近距离治疗的术语,即把带有包壳的放射性核素埋入病变组织如进行局部的放射治疗。法国的Pa+stea.u和Degrais开创了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的先河,首次将镭管通过尿道植入来治疗前列腺癌。近些年,中国对于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报道也日斯丰富。张素欣,陈彦平等通过对3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应用单纯粒子植入治疗或手术配合碘125粒子植入

8、治疗,结果现实: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5]。张建国,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