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ID:22244564

大小:61.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8

“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_第1页
“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_第2页
“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_第3页
“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_第4页
“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返本”与“开新”——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返本”与“幵新”一一从哲学观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发展【内容提要】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是真正能够代表和体现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理论形态,所以发展马克思哲学应该从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开始。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的规范性见解,也是符合我们时代标准的哲学观。但是,在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和辞典中所描述的哲学观,大都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的哲学观。马克思哲学具有明显的反思辩倾向,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宣告了玄思哲学的终结,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当前要发展马克思哲学,就要回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哲学观上来。【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2、哲学观/发展【正文】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世纪交替之际,自觉地总结本学科的研宄现状,预测其未来发展走向,已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学术景观。综合地看,研究表现为以下几种不同的进路:(1)寻求与西方哲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在对话中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并赋予其符合现时代精神的新义;(2)致力于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充分地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华智慧,寻求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3)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中,通过对新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对具体科学成就的总结,

3、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4)坚持“开新”必先“返本”,认为我们过去所宣传和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顶多只能算作马克思哲学的次生形态,再经过我们之手整理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马克思哲学的再生形态。(注:这里关于“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是借用高齐云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和高齐云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二书中的提法。)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与原生形态是有距离的,乃至有很大的偏差和扭曲。要真正发

4、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当然,在这些主张之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淡化“体系意识”,突出“问题意识”,通过对一系列的具体问题的研宄来切实地在内容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述各种主张中,我认为“回到马克思”的主张最值得重视。通过对几种思路进行比较或许能说明问题。第一种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和西方的思想文化交流必定会向更纵深方向发展,在努力汲取当代西方哲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但是它在突出哲学学科的学理性和可交流性的同时

5、,淡化乃至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差别性。用西方哲学重新诠释马克思哲学的结果,如果失去必要的主体意识,有可能使马克思哲学变成另外的东西,甚至是非马克思哲学的东西。第二种主张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上有启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和同化,不能说这种影响和同化完全是消极的和否定性的,例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体现中华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但这种主张在强调问题的一面时不自觉地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造,或者说中国传统意

6、识的马克思主义化。从本质上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对自己熏习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番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从而使他们的理论成果既体现出民族特点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从根本上说,第三种主张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必然有赖于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新的理论成果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但是,从操作而不是从根源上看,无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是科学成就的概括,都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己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

7、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55页。)。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如此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广义地说,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都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有的思想材料,当代研宄的成果,包括当代西方哲学的成果,乃至人类文明的一切已有精神成果,都是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材料”。当然,对这些思想材料不能没有一定的鉴别和取舍,因为它们良莠互见、优劣并存。而我认为最值得珍视的,应该是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理由是: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是唯

8、一能够真正代表和体现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理论形态,它是我们继续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可靠理论基础。回到这个基础才能使我们脚踏实地。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由于多年的宣传和灌输,以斯大林1938年9月发表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为蓝本的、从前苏联移植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