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ID:22217064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1页
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2页
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3页
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4页
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山图记-归有光-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吴山图记

2、归有光

3、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吴山图记

4、归有光

5、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吴山图记(明)归有光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我同年得中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

6、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感受到耻辱。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今后有那么一天,吴县的老百姓将会在青山秀岩间挑选一块名胜宝地,在佛寺或道观里祭祀他,这完全是应该的。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

7、对这里的名山那样眷恋呢?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从前,苏东坡称赞韩琦离开了黄州四十多年,还念念不忘黄州,以至于写下了怀念黄州的诗歌。苏东坡替黄州人把这诗刻在石碑上。由此后人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贤能之士到某一处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

8、忘记那儿的人民。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震川先生集》卷十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令之于民,诚重矣诚:确实,实在B.亦被其泽而有荣也被:蒙受C.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胜:风水宝地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去:往,到5.D(去:离开。)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高第召人为给事中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飞是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D.因命余记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6.B(A介词,译为“因为”;连词,表示并列,译为“并且”B都是介词,译为“对”C介词,译为“替”;介词,译为“被”。D连词,表示承接,译为“于是”;介词,译为“通过”。)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先交待自己与《吴山图》主人的同年关系,再引出《吴山图》的故事,将一地的山川形胜与贤能之士联系起来,同时也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B.文章谈了

10、县令的贤与不贤对老百姓的关系,又用苏轼和韩琦的故事为例,目的是说明贤能之官吏自然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深切怀念。C.用心雕饰文字,写得清新淡雅,细腻描绘了吴县的山水,又将深意寓于山水之外,构思非常精巧。D.全文结构巧妙,层次井然,抒#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情含蓄。紧扣官与民的关系来展开议论,同时也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家之块垒,真可谓运思良苦。7.C(在文字上不事雕饰,且选文并没有描写吴地山水。)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分)(1)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

11、,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4分)译文:(2)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3分)译文:(3)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3分)译文:8.(1)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他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2)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山水那样眷恋呢?(3)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二)文言文断句。(3分)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

12、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B.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C.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D.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9.D(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译文:辛弃疾乃一世豪杰,以气节而自负,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