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21517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探讨地下商业街入口的功能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地下商业街入口的功能特点-->探讨地下商业街入口的功能特点〔摘要〕本文主要从地下商业街入口的功能、类型、位置、朝向和造型几个方面分析地下商业街入口的设计原则和要素。〔关键词〕地下商业街入口识别功能诱导功能地下商业街是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购物、游乐的公共活动中心。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商业空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地面空间十分紧张的市中心和副中心地区,商业活动不可能都建在地面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在“城市再开发”过程中建造了大量的地下商业街。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将商业建筑设计在地下是可行的,它具有不受外界气候影响,吸引被动购物人群等优越于地面
2、商业建筑的特性。然而在我国,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设计,地上与地下建设相脱节,再加上设计者自身的限制,导致了大量“污染”城市环境及碍行人交通的地下商业街人口和进排风口的出现。尤其人口的设计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下面主要针对人口进行分析与探讨。1地下商业街入口功能1.1识别功能—信息传递的窗口地下商业街的识别性是指人口具有区别于其它地面商业建筑,并使人感知其经营内容、性质等差异的一种形象特征。通过人口的造型特征和醒目的匾牌、广告、标志物等展示地下商场的内容,目的是给人们感知和识别的信息。1.2诱导功能—生存竞争的手段地下商业街的诱导性是人口具有诱导购物行为来吸引、招徕顾客的特征。
3、商业区经营中存在激烈竞争,要求地下商场入口设计处理不仅要具有醒目的识别性,还应具有激发诱导购物心理行为的竞争能力。地下商业街入口的诱导设计,主要通过诱导视线、诱导空间来体现。2入口类型2.1按其同地面建筑关系分类2.1.1独立式人口:有形独立人口的主要特征是在地面部分有可见的构筑物:a.有形独立式人口。b.无形独立人口。这种人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地平线以上无构筑物,其建筑本身不易被人察觉。2.1.2嵌入式人口:这种人口不论其主体是否附属于地面建筑,它本身必定是镶嵌在地面建筑首层的。其设计处理手法同传统商业建筑的入口设计并无太大的区别。2.2按其剖面形式分类2.2.1水平式人
4、口:为了尽量减少进人到地下建筑的消极感觉,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做出一种类似于传统建筑的人口—水平式人口,把这种人口设计在地面上,避免在人口附近下很多踏步。2.2.2斜坡式人口:在场地条件限制较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斜坡式人口,这实质是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的一种较好的形式。2.2.3垂直式入口:在用地紧张的地段,用楼梯或电梯,将顾客由地面直接导人地下。此人口突出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短捷便利,是地下商业街最常用的类型。3入口位置在确定地下商业街地面人口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研究拟建地段的人群活动规律与特性,并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3.1“觅路”理论环境设计中的定向与觅路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
5、的关注。美、日等国研究人员曾就此开展大量的专题调查,并从各自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理论见解,觅路已成为“人—环境”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人们在环境中用以寻找重要地点的具体行为。”(C.芝姆林)揭示了人最典型的觅路方式为最短距离的选择。这一成果对地下商业街的人口位置设计提供了依据。地下商业街的入口位置更应该顺从行人的活动规律,才能使更多的顾客顺其自然地进人,使商场经济效益有所提高。4入口朝向4.1同主导人流的关系4.1.1面对主导人流: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人在潜意识中基本上都存在“懒惰”的心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觅路方式中人们喜欢“抄近路”,有时甚至不愿多走一步。这种面对
6、主导人流的人口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4.1.2背对主导人流:很显然,此种人口朝向对喜欢选择最短距离的人们是不具备吸引力的,并且主导人流面对一个封闭的面时,常常会采用避让的态度,以至于失去找寻人口的“耐心”,产生严重的分流现象。4.2同夏季主导风向的关系4.2.1面对夏季主导风向:当人口朝向夏季主导风向时,可增强自然的通风能力,利于空气卫生条件的改善,使顾客一进入地下商业街就感觉自然、舒适。4.2.2背对夏季主导风向:在夏季不利于自然风进人地下商业街口部,因而使人们常常会产生闷的感觉,给顾客在心理上造成了一个不良的感觉。5入口造型能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并在心理上激
7、起“兴奋”,从而促使人们接近它,并自然地进人其中,“期望”看到其优美外表下内在环境如何,是否表里如一。至此,人口完成了它唤醒购物者,诱导人们进人地下商业街的全过程。综上所述,地下商业街入口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中的构筑物、建筑小品既应该统一其周围整体环境,还要把握住“对比中求协调,协调中求对比”的尺度;入口造型与环境是和谐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