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毅书法研究

沈延毅书法研究

ID:22210447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7

沈延毅书法研究_第1页
沈延毅书法研究_第2页
沈延毅书法研究_第3页
沈延毅书法研究_第4页
沈延毅书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延毅书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沈延毅书法研究----书法论文-->一关于沈延毅的家世与生平(一)家世沈氏,汉军镶黄旗人,系出吴兴郡,原籍居山东小云南。自国初进入本境投旗,世务耕读,代有儒士。境内先后学者,多出沈氏之门。至今传十七代,苗裔繁衍约百余户,居城东张郎寨、西台、阳关诸村。④但父子的说法明显有抵牾之处,沈父的说法更为曲折,但其实症结正在于所谓“小云南”是山东的一处地名,还是指滇北?事实上,“小云南”并非沈家独有的籍贯问题困扰,乃是明清移民史上一桩未结之谜。今日仍有诸多说法,如“云南说”“山西说”“山东说”等等。综合父子说法及当代研究成果考虑

2、,沈氏一族很可能是于康熙二十九年平定三藩之后,因属“叛军”由云南被迁徙至山东,故有“小云南”一说,后又来辽东。如果是这样,时间也并非清顺治,而可能要到清康熙。(二)生平沈延毅的童年,清政府朽腐,帝国主义列强纷纷盗抢中国,百姓饥寒交迫。如1904年,清光绪30年,沈延毅时二岁,那年的2月8日,日本偷袭旅顺,日俄战争爆发,东北成为战场,清政府却宣布保持局外中立。如1908年,清光绪34年,沈延毅时6岁。光绪皇帝被毒死于瀛台涵元殿,寿38岁。是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也死了,同年12月2日宣统帝溥仪即位,……沈延

3、毅的童年,满目疮痍。真如他1959年建国十周年时作《七绝》中感慨说:“封豕长蛇忆寇仇,不堪回首旧神州”。1917年冬,沈延毅14岁时,经父执引见赴大连拜见为避祸寓居大连的碑学大师康有为先生。关于此说,也是疑点多多,本章三“关于拜见康有为”将详细讨论。1918年,即民国七年,沈延毅15岁,高小毕业,又就读盖州简易师范附设初中班,从中接受系统的国学文史教育,国文教师是《苏武牧羊》的蒋荫棠先生,此人对沈延毅影响很大。1922年—1924年,于盖州简易师范附设初中班毕业,然后就读于私立北京民国大学。……………二沈延毅的书法历

4、程(一)初从隋唐诸家读《习书偶得》可见,沈延毅先生的“髫龄”时学书基本按照父亲沈庆飏的意愿,“晨昏灯火寒窗”,描红临帖,对唐楷欧、颜、柳诸家悉心研习,这应该是沈延毅书法发展的最初阶段。“学罢诚悬又率更”是指对柳公权和欧阳询的学习,柳公权祖籍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字诚悬,亦称“柳诚悬”,官历谏议大夫、工部尚书、太子少师等。柳公权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宗师,所创“柳体”领异标新,风格强烈,法度严整,遒劲丰润,为后世景仰,为后学楷范②。成功地表现“柳体”楷书

5、风神体貌的代表作,是柳公权六十三岁时书写的《玄秘塔碑》(图2-1)。此碑之所以为后学奉为法式,为书家捧若至宝,是因为柳公权以艺术家的灵魂精心构筑了用笔点画的美和结构章法的美,完美地解释了属于中华民族审美趣味的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柳家新样元和脚”,自唐武宗会昌元年立碑至今经1160余年不衰,曾与颜真卿书法齐名,得“颜筋柳骨”(见宋范仲淹《诔石曼卿文》评价)之誉。(二)继学何绍基何绍基各体书法都能,但成就最高还是行书,也最为时人和后人称道。他行书的主旨精神是以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为根基,反复临习,精熟于胸。何绍基一生笃信

6、其师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并师承有自,提出“肄书搜尽北朝碑,楷法原从隶法遗”,他极力用篆隶的笔意去写楷书,而不是简单地用楷书笔法写字,这也是他对碑派书法的最大贡献。据记载,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春天,何绍基在济南买到一本北魏《张黑女墓志》,推崇异常,视为至宝。三对沈延毅书法的解读......................15(一)沈延毅之书学义理...............................15四沈延毅书法研究之意义.............................24

7、(一)沈延毅与诸碑学大家比较..........................241与何绍基比较.....................................24结语..............................................34四沈延毅书法研究之意义(一)沈延毅与诸碑学大家比较何绍基是著名碑学理论大家阮元的门生,是一位博览群书、淹通经文、学富五车、著述甚丰的大学者。他于书法之真草篆隶四体都精,初从颜真卿入手并能从颜体中脱出,所以何绍基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中

8、年以后改颜而专功六朝碑版,他崇拜邓石如,尤其推崇碑学。他以北碑法变革楷、行、草笔法并主张引入篆隶意趣,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笔法,人评“魏三颜七”,仍以“颜”为基本,开创了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行草书点画新境界。(二)当下北碑书法创作生态与指向进行沈延毅的个案研究,一方面在于廓清历史,而更重要的意义还是指向当下。当年,何绍基以北碑法变革楷、行、草笔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