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

ID:2220159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_第1页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_第2页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_第3页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_第4页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用女性承载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  摘要:曹禺在创作初期塑造了诸如蘩漪、陈白露等散发着现代气息、充满生命激情的叛逆女性形象,但自《北京人》中温柔善良、美丽贤惠的愫芳开始,曹禺笔下的女性又开始回归传统和古典。两类极端的女性形象承载了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和与之不可分割的审美艺术标准,彰显了创作蜕变的审美诉求。  关键词:曹禺;女性;蜕变;审美诉求  :I246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3)17-0213-02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为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纵观其一生的创作,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那一个个性格迥异而又闪耀着迷人光彩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其

2、早期塑造的蘩漪、陈白露,还是之后的愫方等一个个极具张力的女性形象是曹禺笔下最富吸引力、最具艺术审美表现力的。但曹禺20世纪30年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极富现代气息、充满生命激情的,而之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则又回归传统和古典,她们温柔、贤淑,富有牺牲精神。这一转变标示出了曹禺创作的蜕变。作为一个男性创作主体,曹禺通过两类极端的女性形象寄托了自己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表现了不同的生命形态,传达出了自己的审美想象和女性观。下面,本文将通过两类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的剖析,来对此进行探究。  一、疯狂的魔女  蘩漪可谓是《雷雨》中最具现实冲击力的女性,从其不俗的出场就可以预知其必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

3、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可怕她的嘴角向后略弯,显出一个受抑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1]曹禺的叙述话语已经将她定型了。蘩漪在剧中是一个近乎疯狂而又极具魔女意味的角色,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爱好诗文但骨子里透着一股原始的野性。自18年前受骗嫁给蛮横专制、自私冷酷的周朴园之后,蘩漪便过上了如囚徒般的生活,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禁锢,然而在那股原始野性力量的驱动下,她冲破了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疯狂地爱上了丈夫前妻的儿子周萍,放弃了做母亲的神圣尊严,走上了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不归路。正当她享受着冲破周家式

4、禁锢带来的快感时,得悉周萍又爱上了四凤并要与之双宿双飞,这让其丧失了理智,毅然撕破了那道虚伪的面纱,在闪电般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日出》中的陈白露也同蘩漪一样是冲破束缚自身枷锁的人物。怀揣梦想、天真纯洁的陈白露在面对婚后平淡的生活而甚感无趣时,毅然选择了出走,然而出走后所面对的花花世界则让其感到迷茫、无助。在心有不甘而又无所依靠的境地下,她沦为一个靠出卖色相来维持生计的交际花。她将自己卖给了整个上层社会,却遭到了来自整个黑暗社会的摧残与凌辱。然而陈白露又是一个对自己有着清醒认识的现代女性。她在身体沦陷的同时,灵魂并没有完全随之而堕落。当明白自己处在一个舞女不像舞女,娼妓不像

5、娼妓,姨太太不像姨太太的尴尬境地时,她痛苦不堪,不时暗自流泪。她想冲破这一层层裹挟其灵魂的黑暗面纱,但又一次次沉迷于纸醉金迷的暗流中。当老情人方达生将她那已经麻木的神经唤醒时,她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但她发现那个黑暗的社会是如此的厌恶,以至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陈白露作为一个曾经追逐过太阳而又为黑暗所淹没的女性,在看不到任何希望而又没有勇气再过普通生活的时候,选择了死亡。她用死亡在黑暗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亮丽的线条。这也是在黎明到来之前,她向黑暗社会所做的无声的抗诉。  二、温柔的鸽哨  曹禺除了塑造如蘩漪、陈白露这类充满了反叛精神而又极具冲击性的新女性之外,于20世纪40年代初又塑

6、造出了诸如《北京人》中的愫方等与之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出身江南名门而又遭遇家庭不幸的愫方,寄居于姨母家,多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的耐心超乎寻常。似乎毫不吝惜自己的笔墨来对其进行赞美:愫方这个名字是不足以表现进来这位苍白女子的性格的苍白的脸上恍如一片明净的秋水,她的心灵是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她是异常的缄默然而她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的无尽的耐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1]在曹禺看来,愫方这样秉性高洁、内心美好的女性,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而且会使人们打心眼里尊敬她。所以,他用了最美好的言词来赞美她。然而温柔贤淑、善良无私的愫芳还是受到了曾家的种种迫害,过上了小姐非小姐,奴婢非奴婢的生活。可

7、她却深爱着表哥曾文清,甘愿为他伺候老人、照顾孩子、喂鸽子、甚至体贴他不喜欢的人愫方给予人们的是一种东方传统女性的内在美。她一贯奉行着活着就是了为了别人快乐,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了所爱之人的幸福,她怀揣包容之心,毫无索取地奉献着,直至在奉献中迷失了自我。最后,在彻底看清那个腐朽的封建大家庭的真面目以及对爱情感到绝望后,她才勇敢地选择了出走。没有将愫方的结局安排得像蘩漪、陈白露那般走向毁灭,似乎隐藏着对这类传统女性的美好期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