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

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

ID:2220124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_第1页
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_第2页
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_第3页
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_第4页
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中国传统书法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它是具体的造型艺术,通过点画的组合构成千变万化的图像,表现出人们对平衡与欹侧、整齐与错落、疏散与紧密、统一与变化等形态美学的认识;它又是抽象的表意艺术,凭借线条的流动而展现书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品德修养。它是实用的,可以依靠它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它又是超实用的,历来论书者都强调书家淡泊无为的心态和超乎名利的品格。  书法通过笔墨表现心志,它借助于固定的笔法和字形,在其中变幻出千姿百态的图象和体现出繁复纷呈的个性和心态。书法的魅力已经不再是模仿和再现文字意义所要表达的物象,而是表现自然之

2、物所具有的美感以及由此体现的韵味意趣,具有含蓄深蕴之美,更能展现书家的心灵气质和审美趣尚。    一、传统书法审美范式概述    由于时代的局限,对于传统书法的审美理解和审美趣尚缺乏在更广阔的中西方艺术的背景上作总体性的宏观研究和反思。如果借用西方文艺理论的说法,所谓中国传统书法审美,狭义的讲,包涵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三项主要内容,广义地讲,应该包涵具体的批评和史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对书法定位、特征的认识,对书法创作中主客观因素以及创作过程的论述,以及书法批评范畴的形成与涵义,即书法审美的范式研究。  所谓范式作为一个自然科学的术语,

3、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学科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该学科的一种传统并为该学科的科学家规定了努力方向。范式被应用于艺术研究领域也只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它与一般对作品进行结构、形式、观念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相比,具有更大的概括力和更强的整体性。  如果我们把整个中国书法史进行重新的梳理和解析,就不难发现传统书法就是一个完整的范式。传统书法的范式,是指特定时代的书家或书家群体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共同掌握并必须遵守的一般书写法则、学术风气、

4、理论祈尚等。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1)范式是某个时代的书家书法创作时必须遵守的法则,包括用笔、结字、章法等。(2)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审美趣尚,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范式,传统书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审美范式。(3)每个时代的审美范式受哲学思潮的影响。(4)每个时代的审美范式都是根据公认的书写规范而作出的具体题解。也就是说,每个时代的书家进行书法创作都不是凭空而来,须遵守法度,摹古仿古掌握范式,而后找到方法而有所突破。    二、历代书法审美范式综述    清人梁巘《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这样的

5、概括虽笼统但却不缺乏凝练。魏晋时期,王羲之论书中就指出了对动感、错落、含蓄的要求,体现了晋人主张萧散自然的审美趣味。盛唐时期,论书主张开张激厉,要求“风神”“气骨”兼备的审美理想。晚明时期则标举淡泊放逸的风格,无疑是士人风流潇洒生活情趣的反应,而清初书论中对古拙朴茂的书风的标榜,则鲜明地显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审美范式的转变。  纵观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可以分四个时期加以考察。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审美范式的自觉期,汉代书法审美范式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及书法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汉代书法本身是一个逐渐发展并完成定型的过程,加之早期的书法

6、理论往往与学术文章、文字训诂相混杂,书法审美还处于初创阶段。东汉时期隶书笔画中波磔成分增加,草书的出现等都表明书法本身的审美范式已经被人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大备,产生了书法的大辉煌,这一时期政治松弛导致思想观念活跃,长期的战乱使得书家有了更多的生命情调,对生活的品位和认识不自觉的宣泄到书法作品中去,魏晋玄学的思辨对书法审美范式的深化、系统化影响甚是巨大,魏晋佛学、史学的繁荣也使得书法审美范式不断突破演进形成体系,为后世书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五代是中国书法审美范式的成熟期,唐代书家融合南北之风,形成了楷法的高峰,后人指出了

7、“唐代尚法”的审美祈尚。对书法的探讨从整体的印象和要求转入了对细部的剖析和对创作规律的总结。唐人重视书法的象形意义,强调书法形态所造成的审美效果,禅学思想对隋唐五代的书法及书论影响极大,为宋代“尚意”书风做了准备,这一时期的书法审美范式完全是随着士人的普遍心态和思潮的流变而变化的,它既是一面可以烛照人心、洞察世态人情的镜子,又是一幅展现隋唐时期中国人精神的高昂和失坠的万象图。  宋元时期是中国书法审美范式的发展和升华期,当时的书家大多追求笔墨的情趣,文人意识成为书法理论的主流,帖学风靡,二王之书受到普遍重视,所谓“宋人尚意”也正是对此种风气的

8、总结。故宋代书法的审美范式普遍要求突破成法,视书艺为表现自我的手段,强调书法创作主体的作用,提倡自然心成的创作方式和审美范式,重视书家品德修养,并重视书作的神韵趣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