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ID:22198948

大小:50.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4页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莫智博广丙来宾市忻城县大塘中心卫生院广丙来宾546200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找出护理措施避免患者躁动。方法:对我院2012年1只~2014年12月收治的380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中有97例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结果:经过观察分析总结得出全麻苏醒期躁动占总全麻案例的25.5%(97/380),躁动原因括年龄,麻醉方式,是否使用催醒药物等。结论: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比较复杂,根据不同的原因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方案,减少全麻

2、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患者的康复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全麻苏醒期躁动;躁动原因;护理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挺高,可以实施的外科手术种类越来越多。全身麻醉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全身麻醉带来的并发症也得到了关注,临床观察发现手术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时常发牛.,并且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处理不合理时会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并发症。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兴奋、躁动和一些行为障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动作。比如说身体无意识抖动,语言混乱,无意识呓语,呻吟或哭闹

3、、出现一些妄想症状等。全麻苏醒期躁动给医护人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对手术患者也带来了并发症的危险。我院经过三年的临床观察分析,总结了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80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男性病例203例,女性病例177例;年龄在1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plUsmn;2.4岁。其中有97例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全麻苏醒期躁动。1.2方法将躁动按等级分类:1级为正常睡眠;2级为清醒并II平静;3级为易受外界影响易怒或者情绪激动;4级为

4、出现异常哭喊现象不易安慰;5级表现为不受控制的暴躁无法安静,出现迷惑和胡言乱语的情况。1、2级属于未发生躁动;3〜5级属于发生躁动。1.2.1根据年龄分组:1岁~15岁为儿童组共84例;15岁~60岁共183例为成人组;75岁以上共113例为老年组,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1.2.2根据麻醉方式进行分组:静吸复合全麻组237例,男性123例,女性114例;年龄在1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2.4±3.7岁。静脉注射全麻组143例,男性80例,女性63例;年龄在1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54.7±2.4岁。

5、两组之间比较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和病症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全麻苏醒躁动情况。1.2.3根据是否使用催醒药物进行分组:没奋使用催醒药物自动清醒组247例,男性128例,女性121例;年龄在1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51.7±2.6岁。使用纳洛酮催醒剂组133例,男性75例,女性58例;年龄在1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55.4&plUsmn;3.3岁。两组之间比较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和病症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o分析全麻苏醒躁动情况。1.2.4根据手术前患者是否出现焦虑进行分组:焦虑过度紧张271例

6、男性147例,女性124例;年龄在1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9±3.1岁。未出现焦虑紧张情绪109例,男性56例,女性53例;年龄在1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53.1&plUsmn;2.7岁。两组之间比较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和病症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全麻苏醒躁动情况。1.3数据处理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值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值进行数据分析处理。2结果2.1根据年龄组得出老年患者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比例大于儿童患者和成年人患者,(P<0.05)有

7、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见表1。表1不同年龄组躁动比例[n(%)]组别躁动例数n(%)未发生躁动例数n(%)儿童组23(27.4%)61(72.6%)成年组53(29.0%)130(71.0%)老年组21(18.6%)92(81.4%)2.2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组得出静吸复合全麻组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比例大于静脉注射麻醉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见表2。表2不同麻醉方式躁动比例[n(%)]组别躁动例数n(%)未发生躁动例数n(%)静吸复合全麻69(29.1%)168(70.9%)静脉注射全麻28(19.6%)115(80.

8、4%)2.3根据是否使用催醒药物分组得出的结果是自然清醒组全麻苏醒期躁动比例小于使用纳洛酮催醒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见表3。表3不同清醒方式躁动比例[n(%)]组别躁动例数n(%)未发生躁动例数n(%)自动清醒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